了解儿童疾病的特点
虽然夏季侵袭宝宝的主要疾病为以上五大类,但不同年龄段宝宝患病特点还是有很大差异。在准备药物之前,我们先要了解小儿疾病的特点。通常,我们将小儿按照年龄划分为婴儿(0-1岁)、幼儿(1-3岁)、学龄前期(3-7岁)和学龄期(7岁至青春期开始前)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小儿的成长发育都有其自身的特点,疾病谱也有所不同。父母首先要对孩子当前阶段的成长特点有所了解,才不至于在疾病到来时手足无措。
婴儿期的孩子飞速成长,体格、动作和智力发育最为显著,由于喂养失当而造成的营养不良和消化紊乱比较常见。随着从母体继承的抗体逐渐减少,加之自身的免疫系统尚未成熟,婴儿在6个月之后逐渐对细菌、病毒易感。
幼儿期孩子发育减缓,但认知能力继续增长,对周边事物的好奇心增加。此时的孩子除了易患一些感染性疾病外,还可能由于看护不严而发生一些意外,例如创伤或中毒。
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活动范围更广,与社会接触更为频繁,社交范围继续扩大,发生意外事件(外伤、中毒)的几率也更大。此时儿童的免疫系统已较为成熟,计划免疫已基本完成,消化道和呼吸道常见病菌的感染较为常见。一些常见的流行病也容易于这个时期在孩子们之间流行(例如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结膜炎等)。 如前所述,小儿疾病往往发病急,变化快,症状比较明显,应对得当的话痊愈也比较迅速。因此,对于各个时期的小儿,常备应急药物也应具备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