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如何帮助宝宝度过四大关

编辑:静渝

  长牙关

  露露5个多月了,口水流得多,次数也更加频繁,还不时将手指伸入口中津津有味地吸吮,甚至发展到咬衣服被子。情绪上也变得有些暴躁,动不动就哭闹,弄得妈妈手足无措。奶奶说不要紧,露露快长牙了。

  医生分析:奶奶说的是对的,露露的表现正是宝宝即将萌牙的信号。一般说来,大多数宝宝生后五六个月便进入了长牙期,新手妈妈要有心理准备。

  过关策略

  1、做好卫生 喂食以后,可用干净的湿纱布或手帕,将宝宝的牙龈清洗干净,但清洁时要注意力度轻柔。到了长牙的后期,就可以使用牙刷刷牙了,要选择小头、软毛的牙刷,以免损伤娇嫩的牙龈。

  2、给宝宝一些磨牙的东西 宝宝进入长牙期后,喜欢咬硬的物体“一试锋芒”,父母不妨投其所好,将胡萝卜、苹果或其他稍有硬度的蔬果切成条状让他咬,以锻炼牙齿。

  3、按摩宝宝牙床 妈妈先将手指洗干净,用指肚轻轻按摩宝宝的牙龈,让他产生舒服感。

  4、安抚情绪 进入长牙期的宝宝,往往情绪不太稳定,妈妈适时的呵护与关怀是最好的镇静剂,这样可以让他感觉温暖与舒适,减少暴躁脾气的发生几率。

  5、牙齿检查 定期抱宝宝到医院牙科进行牙齿检查,了解宝宝长牙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并向医生请教保护宝宝牙齿的办法。

  接种关

  成成被妈妈抱到妇幼保健院,打了“百白破”预防针,回家后奶奶说要给成成吃些小鱼、小虾或香菜之类的“发物”,好让预防针“发”出来。外婆却极力反对,说一定要“忌口”,吃“发物”可能使预防针失灵。弄得妈妈左右为难,不知该听谁的。

  医生分析:疫苗一般是灭活疫苗或活疫苗,其防病作用是靠它的抗原作用刺激身体,产生能杀灭或抑制病菌、病毒的抗体来完成的,只要抗原达到一定数量,身体内就会产生足够的抗病力,达到有效预防传染病的目的,即使吃“发物”也起不了什么作用。至于“忌口”(如不能吃鸡蛋、鱼、水果等)更没有道理,因为打预防针与生病不同,注射疫苗后获得的抗病作用主要体现在抗体的质量上,而抗体实际上是一类特殊蛋白质,若能多吃点蛋、鱼等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使体内制造抗体的原料增多,反倒可以提升免疫力。

  过关策略

  1、打预防针前,家长要给宝宝洗澡,换上干净衣服,向医生说清楚宝宝的健康状况,经医生检查认为没有接种禁忌症方可接种。

  2、打预防针后,要让宝宝多喝温开水。

  3、避免剧烈活动。

  4、注意观察,如孩子有轻微发烧、注射部位局部肿胀、发红、结硬块等,属于正常反应,一般在1~2天就会好的。如果反应加重,出现高烧不退、红肿不消、活动力减弱、食欲降低等,应请医生处理。

  5、饮食照常,不必忌口,可适当增加鱼、蛋、瘦肉等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