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抗生素3大误区要当心
误区一:“感冒”就使用抗生素
现象:不少妈妈,当孩子出现打喷嚏,流鼻涕,嗓子疼等感冒症状时,立即使用抗生素,以为这样就就可以抑制疾病的发生了。
实际上90%至95%的感冒都是由病毒感染所致,而抗生素对病毒没有杀灭作用。
建议: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给孩子服用抗生素。如果病毒感冒频繁使用抗生素,当真的受到细菌感染时,再用抗生素时可能会使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而药效越来越弱,使疾病越来越难治。
误区二:使用抗生素两、三天就停药
现象:有些家长担心抗生素有副作用,一看孩子病情稍有改善就立即停药,或只让孩子吃两、三天抗生素。
这样的做法不仅容易导致孩子病情反复,而且更容易造成细菌耐药性。
建议:治疗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一定要遵循医嘱或按疗程使用抗生素,不要见孩子病情稍有好转或症状消失就擅自停药。一般情况下,轻中度感染患儿需要使用5至7天抗生素,重度感染患者需要使用10天抗生素。
误区三:频繁更换抗生素
现象:孩子吃了抗生素,爸爸妈妈们都希望能够快速的见效。倘若是孩子吃两三天抗生素以后效果不太明显,一些家长就会选择更换新的抗生素,甚至换更高级的抗生素。
药物的起效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建议:抗生素的疗效有一个周期,如果使用某种抗生素的疗效暂时不好,首先应当考虑用药时间不足。另外,用药途径不当以及全身的免疫功能状态等因素也可影响抗生素的疗效。如果与这些因素有关,只要加以调整,疗效就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