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的奶粉生产厂家,在这么低的产业标准下,尚且挣扎在最基本的产品质量要求上,诸如蛋白质含量、大肠杆菌含量、有没有有害物质等。他们在刚刚学走路而还没有学会的时候,就已经学会了如何骗人、如何走歪门邪道,从一开始,他们就已走入岐路。期待这样的厂家,生产出合格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无异于痴人说梦。
妈妈质疑:食品安全标准是行业最高的标准,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不容许有半点含糊。无论是拿国情做说辞,还是拿牛情做开托,都不能用人的健康为经济利益让步。
从纸面到实际 所谓高标准没有得到严落实
退一步说,若中国奶粉标准真如有关领导说的,国产婴儿奶粉,国家定的质量标准并不低,参照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和欧盟标准。问题在于,在从纸面走向实际的过程中,高标准没有得到严落实,一些地方执行不力,打了折扣,出了岔子。
打一场提高婴儿奶粉质量的攻坚战,生产企业要勇担首要责任。提高产品质量,光靠政府管是管不出来的,关键在企业。要严格准入制度,发挥市场作用,鼓励兼并重组,鼓励做大做强;要转变支持方式,真正扶优补优,对企业、对奶农的补贴,不能撒胡椒面,不达质量标准,不能一味补贴;要帮助企业提高生产管理水平,提高检验检测能力。
打一场提高婴儿奶粉质量的攻坚战,政府要实施更严格的全过程监管。要像监管药品一样,监管婴儿奶粉。监管标准、监管手段、监管过程,都要更加严格,更加有效,全程可控,全程可溯。对各个环节的监管责任,都要落实在具体部门。
打一场提高婴儿奶粉质量的攻坚战,重在重塑消费者信心。信心的恢复,需要一个客观过程,需要一个积极的舆论环境。政府的每一分努力,企业的每一分改进,都应该让全社会看得到、感受到,以此提振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