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烫伤
“不要靠近桌子,上面有菜!”妈妈叮嘱完两岁的宝宝就又进了厨房。叮咚、叮咚。门铃响了。“我去开门,我去———”宝宝以为是爸爸回家了,飞奔着要去开门,衣服挂住了桌布,桌子上刚刚出锅的热汤、热菜应声落地,飞溅到宝宝身上。
防范于未然比紧急处理要好
烧烫伤:指的是由热力所引起的组织损伤,如火焰、热液、热蒸气、热金属等。除了小的皮肤红斑、疼痛较轻的烧烫伤,可在家观察处理外,其他的烧烫伤建议到医院专科诊治。但是现场处理也是非常必要的,首先以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15~30分钟,以快速降低皮肤表面热度,泡湿后,再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时可以用剪刀剪开衣服,或暂时保留粘连部分,尽量避免将水泡弄破。用清洁干净的床单、布条或纱布等覆盖受伤部位,不要在受伤部位涂抹牙膏、草药等,这些对伤口的愈合帮助不大,还容易引起伤口感染,并且影响医护人员的判断和紧急处理。
小贴士:有孩子的家庭最不主张用桌布,孩子奔跑或好奇都可能拉扯桌布,而桌上滚热的汤水扣翻下来,烫伤宝宝。
砸伤挤伤
几个宝宝在家中玩“躲猫猫”游戏。有的藏在桌下,有的藏在门后。“我来找你们了!”“啊!”兰兰一开门,正夹住躲在门后樱桃的手指,指甲立即变得紫黑。
砸伤或挤伤:指重物挤压肢体所致,轻度的皮肤红肿疼痛,重度的皮肤淤紫、破裂,疼痛剧烈。轻度的无皮肤破损,可观察,不需处理,有皮肤破损按上述擦伤处理。重度的建议尽快到医院就诊。
小贴士:家中不适宜玩躲猫猫游戏,门后、衣柜里、窗帘绳都是孩子安全的隐患。
裂伤
红色的小汽车,摔掉了一个角,妈妈觉得还能玩就放回了玩具箱。宝宝从幼儿园回来去找玩具,小手刚伸进玩具箱,就大哭了起来,手指上鲜红的血正滴答滴答得往下流!小汽车的断裂处像把锋利的刀片向外伸着———
裂伤:包括割伤,指的是全层皮肤裂开,小的裂伤,无明显出血,伤口干净,可以外涂碘伏,然后用消毒纱布包扎,或贴上创可贴。大的裂伤,有明显出血,或者是脸上的伤口,按上述方法初步处理后及时到医院外科门诊就诊,尽早行清创缝合,减少感染发生,可加速伤口愈合,减少伤口疤痕形成。
小贴士:别给孩子买劣质玩具,如果玩具破损了,要忍痛丢掉,破损的切口或跌落的零件都会危及宝宝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