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究柢,原因可能出在老师不习惯跟家长写信、说明、面谈,不习惯在“精神上”先给家长一个拥抱,而家长不了解老师脾气性情如何亦不敢主动示好,怕惹老师不悦会祸及小孩。所以每个新学期开学不久,妈妈们当月的通话费激增,街头消息、地下情报乱飞,到处打听老师的教学“口碑”与祖宗十八代,若有负面批评,妈妈广播电台到处放送:“我家豪豪今年好倒楣,给××老师教,听说他……我老公认识×× 议员,跟校长很熟,看能不能换到隔壁班,听说那个老师是红牌,刚结婚心情愉快,先生工作稳定,还不打算生小孩……”
我们对这种生态太熟太熟了。有一次我在麦当劳写功课,听到旁桌几个妈妈情报员谈及某位老师常生病教学有气无力,某老师怀孕几个月害喜严重脾气不好……其盛况仿佛人口贩子挑选女佣。
四年级“学校日”后,九月下旬,姚头丸带回一张通知单,请我们到校与班级老师Reines 面谈半小时,小孩也必须到。这一项是台湾没有的,我很好奇。
我们依约前往,显然各班都在做同样的事,家长大多是父母一起出席。姚小弟的Home room 比台湾的宽敞,二十三个学生分成五组,每组桌子相并,课桌很大,不会出现相互干扰。
教室是老师的舞台,布置得很热闹,后面有一张圆桌、四把小椅,像休闲区。前面黑板下有一台颇拉风的黑色单车,我猜她骑车上班。
Reines 老师长得高头大马,铜色金发,整个人很明亮温和,颁奖典礼那天我注意到班上有两个小男生跑过去跟她拥抱撒娇,显示她的“教室氛围”很温馨。我问姚头丸,老师会不会凶、大声、抓狂?他说不会。其他科的老师呢?他说也不会。
Reines 首先拿出一张“面谈目标”,说明面谈内容。简言之,包含:一,学务事项,解释homework、联络簿等。二,教室管理与奖惩,解释设一蓝色图表,记录每个人的表现。三,学习目标,包括写作、阅读、数学、艺术。
接着,她拿出姚头丸的那册“Who we are”小本子,开学不久,老师发给每人一本,要他们写下自己对阅读、写作、数学的期望与需改进之处。这本空白小册即是IB 课程的一部分;由学习上的自我反省与期许,接着设立明确目标、说明方法、付诸实行,渐渐引导学生思考“我是一个具有什么特质的人”,进而想象自己将来在哪里工作等生涯规划。小册提问,学生自己撰写内容。
老师要姚头丸当着我们的面念出他写的对数学、阅读、写作的期许与反省。意思是,说到要做到。接着,姚小弟出去玩,她向我们简报他的学习情形。
她称赞他积极、主动、热情,有很强的适应力,跟一般东方小孩不同;又说他图画得很好,能观察到很多细节。她注意到他在看《哈利· 波特》,可能太难了,她建议从较简单的看起,接着解释开学后不久做的数学、阅读考试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