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时间】《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6)

编辑:Lucy | 出处: 妈妈网

  校长是位体态丰硕、温雅和蔼的人,开场后先颁一年级,她一一唱名,有五位(每年级选五或六名)小朋友站成一列面向观众。依照台湾习惯,接着校长颁发奖状,观众鼓掌,下台,没什么好写的。

  他们不是,这是第三件让我感动的地方。

  校长先对大家说出小朋友名字,接着念出老师写的赞辞即是“得奖理由”-这段话黏在奖状后面。赞辞充满称赞、惊叹、趣味、生动,念完后才把奖状给小朋友,大家热烈鼓掌。每个人的赞辞都是独一无二的。

  从家长的角度看,分享其他孩子的赞辞是一件很特别的事。有位小朋友的赞辞是:你总是不停地问,为什么这样,为什么那样,为什么有蜜月?事实上,你问太多了。家长们一阵窃笑。(承认吧,我们都对孩子讲过:没那么多为什么!)对获奖的孩子来说,在“很当一回事”的公开场合被这样赞美,心情一定不同。

  我看到几个孩子又高兴又紧张,其中一个二年级小男生不停地用两手绞衣服,越绞越紧张竟露出小肚肚,我不得不捂嘴免得笑出声。有的孩子迫不及待想知道老师怎么写他,竟凑近校长低头一起看赞辞,模样很可爱。校长叫一位外籍女生名字,发音错了,女生说一遍,校长做了夸张表情对大家说:“I am still learning!”底下传出笑声。

  轮到四年级,共六位,姚头丸也上台,于是我很清楚看到受过“立正、稍息”训练的台湾姚头丸,以半驼背(紧张关系)的“稍息”姿势站在那里-再驼下去快变成钟楼怪人了。他很高兴也紧张,脸上表情忽然很严肃,忽然又笑得合不拢嘴,贼头贼脑。轮到他,校长念得奖理由:

  “Jack Yao,这个月的国际公民奖‘好学与求知欲’荣誉是你应得的。你常常是第一个举手发问的人,一位同学说:‘当他遇到不懂的事情,他总是问问题。’基于好问、求知的长处,你在字汇与说英文技巧上进步神速,我们以你为傲。”

  姚头丸恭敬领了奖状,走回班级位置,我见到别班有人伸出手与他击掌,是道恭喜的意思。我颇惊讶,觉得那孩子的举动如此友善、开朗大方,很可贵。

  我把相机交给姚同学,他蹲到前面去拍照(很多家长如此),回到座位,他竟说:“相机按不下去,没拍。”我脸色大变:“怎会?明明可以!”他一定没按对,白白错失姚头丸“受勋”照。我忍不住碎碎念:“按不下去就赶快回来,想办法跟别人借也行呀,你还一直蹲在前面看热闹,气死我了,回台湾要把墙上你那两张‘国科会’杰出奖撤下来!”他一直说:“唉呀呀,对不起对不起。”放学后,我们帮他补拍几张,聊胜于无。

  颁奖告一段落,接着是两个义工妈妈报告募捐成果,给最卖力的小朋友奖品。最后,由三个高年级小朋友演一出短剧。一小时的典礼结束。

  为了庆祝,次日我们去小城老街一家冰淇淋专卖店吃冰淇淋,又去鞋店买此地流行的懒人鞋(很适合专业游民穿),一人一双。

  后来,我在学校布告墙上看到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的得奖学生合影,除了“好学与求知欲”,另有“思考与创造”、“反省与感谢”、“冒险、独立与心胸开放”、“合群与交流”、“平衡、热心与自信”、“知识与承诺”、“宽容、正直与原则”、“关怀、同理心与尊敬”等奖项以表彰学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