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遇难题 新手妈如何按需哺乳?

编辑:静渝

  新生儿期应该无限制的频繁哺乳

  我们强调新生儿期无限制的频繁哺乳,这不但是让宝宝吃到足够母乳的重要保证,而且能让妈妈产出足够的母乳。更重要的是,在婴儿早期,母婴的不分离,可以使得母婴能更快地配合默契,妈妈也能更快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宝宝。有一些月嫂,常常是把宝宝抱给妈妈,说宝宝要吃奶了,吃完奶后就抱走。这样,妈妈没有机会自己去观察宝宝的需要,而其他人判断宝宝是否要吃奶也并非有妈妈那样敏锐的感觉,往往错过了时机,当宝宝过度饥饿,再抱给妈妈,缺乏宝宝和妈妈的亲密接触,不但妈妈不易产生催产素,影响了喷乳反射,而且宝宝也不一定能马上适应变化,因此显得不知所措甚至拒绝吮吸,这又被他人误以为是妈妈奶不够,然后又抱走改人工喂养,这其实非常可惜。

  了解宝宝的需要,就要和他多接触多交流。出生后的婴儿就有一定的智力,不要以为他只是个要吃要睡要拉的小动物。婴儿的哭声代表了N种意思。没有一个妈妈在宝宝一出生就能判断他的意思,而有经验的妈妈就能从宝宝的不同表现来判断他的不同需求。这需要亲密喂养的过程,需要经验的积累,但所有的前提一定是需要母婴密切接触的。

新生儿应频繁哺乳

  母乳喂养不但满足宝宝生理发育上的需要,也满足宝宝的情感需要

  对于小婴儿,尤其早产儿,非营养性的吸吮是被鼓励的。妈妈的乳房是宝宝最好的安慰,在婴儿时期,没有比吸吮妈妈的乳房更能帮助宝宝度过压力、紧张、疾病或者仅仅是闹情绪的了。对于母婴来说,其实也都有这样的愿望,因为这不但快速适度地满足了宝宝的需要,也让妈妈感觉到“我有能力靠我自己来帮助孩子”,从而增加了自信。

  一个健康的人,必须有一个正常的自我,既不封闭也不丧失。也只有一个健康的自我,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自我”。婴儿自我的发展和母亲是否有健康的心理分不开的。强调婴儿早期,妈妈要及时恰当地满足孩子的需要,是因为保证了婴儿的生理、心理的需要,从而确保他/她的生存与发展。在婴儿早期,任何定时或者定量,不但违反婴儿的本能,更严重的是,婴儿得不到足够的养分和照顾,会出现生长不良或抗议绝望的生理、心理上的问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