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睡眠习惯如果在六个月以内不注意培养,以后培养非常困难。临床有一些孩子在夜里面三四点起来玩两个小时,特别清醒,已经变成一种生物钟调节。有的孩子因为发烧,怕在夜里抽风,所以把灯开开看着。有的孩子肠痉挛,就给孩子打开灯揉,这样几天以后,孩子的夜醒睡眠习惯就形成了。夜晚不能睡好,白天家长就想一定要让孩子白天睡好。所以这样睡眠就昼夜失调了。
不要轻易打破孩子睡眠规律
要培养孩子自动睡眠
从小婴儿开始,吃完奶以后要把奶头拔出来,醒的时候把他放在床上,孩子逐渐会学会自动入睡。睡眠要有规律,不要轻易打破孩子睡眠规律。也要避免不经意的打破孩子的睡眠规律,比如说周末出去玩,大家很开心,就不再要求孩子按点睡觉。现在大周末,每周有五六日三天的时间,这足可以让孩子形成一个新的睡眠规律。所以宝宝不管在任何时候都要按点睡觉。包括外出的时候都一定按点睡觉,坐飞机的时候你要抱着他睡。到新旅馆,你一定要把孩子安排好了以后,让他睡觉你再去干别的事。有规律的睡眠对于培养孩子自动安静入睡是非常关键的。从小给孩子一个概念,我要睡觉了,而且要自己睡,家长可以用很好的睡前模式诱导孩子。
不同年龄睡眠周期不同,新生儿50分钟、成人90分钟左右,这一周期转换时宝宝会醒来,大人转换的时候也会翻翻身,吧嗒吧嗒嘴。小孩子这个时候会相对清醒一点,如果没有自动入睡的习惯,每一次睡眠周期转换他都要醒一次。注意睡眠周期转换时不要过多扰动孩子。孩子晚上上床睡觉的时间最好是8:00到8:30比较好,不要晚于9:00。学龄期的孩子也不能晚于10点睡觉。因为夜间生长激素的分泌是夜间10点到凌晨2点分泌量最高。家长不要找任何理由把孩子上床睡觉的时间拖后。
宝宝老让抱着睡怎么办?
因为早期没有去培养孩子的睡眠习惯。从小婴儿开始就不要抱着睡觉,孩子吃完奶以后就把孩子放到床上,自己入睡。睡前吃奶时间要固定,睡前模式要固定,如把灯光变暗,给孩子洗澡、排尿、按摩、轻唱催眠曲。
越大的孩子睡前模式、入睡潜伏期越要规律一点。比如说我们要洗澡、刷牙、换睡衣,做全身按摩,按摩以后孩子的肌肉处于放松状态,这期间伴随着温柔的低声语言的安抚,做完以后,给孩子盖好被子,静静的给孩子讲十分到一刻钟的故事,要求讲平和、不许有冲突的故事。大一点的孩子我们可以做一些适合睡眠的心理暗示,如小动物也困了、小熊也回房间睡觉了,一般睡前活动需要三十分钟左右。
小婴儿语言接受不太多,但是他对环境的变化和行为的转化会有一定的条件反射,所以睡前模式也很重要。大一点的孩子会理解得更好一些,这时候的孩子处于安静、困倦的状态,这个时候妈妈可以说宝宝要睡觉了,妈妈可以离开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