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让产妇的分娩过程回归自然,实行人性化分娩才是国际围产发展的方向。MasdenWagner说,现在一些医院常用的措施,如灌肠、剃毛、常规补液等措施都是无效,甚至是有害的。为此,他认为这些措施都应当废弃。产妇和婴儿需要的是家,而不是医院。因此在欧洲很多国家,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家中分娩。生产过程中,有助产士或者亲人陪伴在身边,产妇可以自行选择生产体位。准妈妈们不一定就要躺在床上,她们可以选择站着,也可以选择蹲着,在生产过程中听着音乐,产妇可以吃东西,可以喝水。
水中分娩有助减轻疼痛
提到水中分娩,几位专家显得特别有兴趣。他们向记者介绍,在欧洲,水中分娩很普遍,每家医院都有水池,以供选择水中分娩的产妇使用。在一些国家,有人用硬膜外麻醉来减轻分娩的痛楚,殊不知这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方法,它会损伤孕妇的脊柱。其实对于害怕疼痛的人来讲,水中分娩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不仅如此,水中分娩还能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这对分娩是十分有利的。
水中分娩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产妇整个身体浸泡在水中,水波轻微地撞击着产妇的身体,这样可使妇女子宫肌肉的活性增强,使分娩更顺畅、更容易。婴儿大多数情况下是在母亲离开水中的一刹那出生,但有时分娩却是发生在水中。初生的宝宝就像小海豚一样在水中舞动他们刚刚获得生命力的小手和小脚,然后再由助产士把宝宝从水中抱出来。
目前中国产妇还是应去医院
联系到中国的国情,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黄艳仪说,由于中国目前大部分家庭的清洁度、交通情况等多方面的限制,再加上我国助产士数量有限,因此暂时还不可能像欧洲一些国家那样鼓励家庭分娩。按照卫生部的要求,产妇分娩还是提倡到医院。
但与此同时,中国专家也十分同意人性化分娩是一种国际趋势。市妇婴医院高晓坚副院长说,现在广州一些医院的产房也已经布置得像家庭一样了,医院为临产产妇提供可以自由走动和活动的场所,介绍产妇认识各级医护人员,甚至医院的清洁工,让产妇熟悉她周围的环境和人群,减缓由于陌生环境带给产妇的紧张感。但同时,医院里还有各种抢救设备和医生在随时待命,力求保障母婴的安全,这是在家中分娩所无法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