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无力感会直接影响到宝宝的发育,当然也带给宝宝不安全感
举个例子:如果家庭中所有的人都希望宝宝是个男孩子,妈妈也希望通过生个男孩子来满足自己的价值感(当然,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妈妈就会担心和焦虑,很害怕自己不能生一个男孩子。这样妈妈就会有强烈的焦虑情绪,而生男生女又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假如不知道如何调整情绪,妈妈会很无力。这样的无力感会直接影响到宝宝的发育,当然也带给宝宝不安全感。反之,如果妈妈的安全感很高,那么宝宝的安全感一定也很高。
爸爸的陪伴和孕前的充分准备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父亲的缺席加上母亲的焦虑几乎等于孩子的100%情绪障碍!”这句话虽然说的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现象,但对于没有出生的宝宝也很适用。
一个怀孕的妈妈,没有丈夫的陪伴,本身就会引起很多的情绪反应。在夫妻关系不稳定的家庭中,有些父母就会通过生个孩子来稳定关系。我不能去评价这样的方式是对或者错,不过我并不认同。家族和家庭的期待会在孩子身上体现出来,这已经是不需要再去证明的一个心理现象了。假如一个孩子在没有出生之前,就被附加上这样的责任,那么这个孩子的成长注定比其他孩子多了一些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夫妻同心,其利断金。怀孕的豆妈如果没有豆爸的爱护和体贴,就会有一种不被满足的感受。这种不满足会转化为愤怒或者抑郁的情绪。假如豆爸豆妈没有做好准备去迎接这个新生命,那豆爸和豆妈也就会处在对未来担忧的情形下。这样的准备包括物质和心态。豆子是在这样一个相互协作,没有被附加太多其他条件下孕育的宝宝,安全感自然就很高。因此,在怀孕之前需要问准父母们几个问题:
一,你们真的准备好了吗?你们是否相爱呢?
二,哪怕疾病、灾难等都不会影响你们去照顾孩子,爱你们的孩子吗?
三,你们对于孩子的性别问题真的只是好奇而不是期待吗?
四,你们是在很自由、轻松的环境下决定要这个孩子的吗?
五,你们的家人是否也作好准备在迎接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呢?
六,你们确定生孩子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黑暗动机”(比如为了房子和金钱;为了更好的栓住谁;争取家庭地位等等)?
以上回答都为“确定”,那你们的宝宝会有最原始的安全感。
远离产后抑郁
对宝宝的安全感造成最直接伤害的,莫过于妈妈的产后抑郁症。当妈妈每天情绪紧张、充满疑虑、内疚、恐惧,甚至绝望、离家出走,有伤害孩子或自杀的想法和行动时,对孩子的安全感的破坏,可想而知了。
按科学的解释,新妈患上产后抑郁症,通常有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因素,生理方面主要由于怀孕时雌激素升高,孩子出生后雌激素迅速下降,这种内分泌的急剧变化导致忧郁情绪的产生。心理方面则是由于产褥期妇女情感处于脆弱阶段,特别是产后1周情绪变化更为明显,心理处于严重不稳定状态,由于即将承担母亲角色的不适应,造成心理压力而出现抑郁焦虑情绪。同时,心理和生理又是不可分的,产妇的过度焦虑和抑郁可导致一系列生理、病理反应,如肾上腺素分泌减少以及其他内分泌激素的改变,可致子宫收缩减弱、疼痛敏感、产程延长、出血增多进一步加重产妇的焦虑、不安情绪,成为产后抑郁症的促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