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

【导读】他们是一群星星的孩子,他们有着纯真的眼睛。他们对你笑……可是,他们很少会笑,他们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会交流、不会沟通,就像天空中闪烁遥远的星星。这些孩子都是患上了一种叫孤独症的疾病。那么什么是孤独症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初听到"孤独症"或"自闭症"的人,往往联想到性格孤僻或内向,即把它与某类纯心理障碍疾病联系起来,认为这孩子一定是受到某种来自外界环境的刺激而发生障碍。也曾有人认为是因为他们往往有一个不良的家庭气氛,如父母性格怪异,或母亲忙于工作而使孩子在发育早期(婴幼儿阶段)受到忽视等等……那么,孤独症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孤独症的发病原因至今不明,但可以肯定有神经生理方面的变异。研究结果表明孤独症的发生与大脑系统的生理结构异常有关系,只是目前尚无法确定是什么原因导致大脑系统的异常结构。虽然孤独症并非为纯心理方面的障碍,但有心理障碍疾病的人,由于其在感知加工功能方面受到影响,也可能引发孤独症表现。

孤独症儿童虽然伴有全面性发育迟缓现象,但发育次序异常,且各方面发育不平衡。如:有的儿童大小便完全不能自理,却能有很强的计算、绘画能力;有的儿童完全没有或只有极少的语言,却在记忆力方面、识别颜色方面表现突出。孤独症儿童由于社会性极弱,在人际交往的能力和主动性方面远远低于弱智儿童,目前尚没有能准确测量孤独症儿童智商的工具。

有病就一定会对人的身体精神有影响,从而导致其他方方面面的影响。小孩子的孤独症更不可忽视。孩子期的不仅要在教育上培养的好更要在身体上养的健康。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孤独症有哪些表现。

1、没有依恋行为:不理人、自己玩自己的;不粘人。例如:不会像一般孩子一样缠着大人不放,喜欢大人抱他、逗他、陪他玩。有人形容他们把父母视为“生活的工具”,要吃什么东西才去拉妈妈的手,而不是“情感对象”,平常没事就不理妈妈。

2、对亲人和生人的反应没有很大的差别:看到妈妈来了,爸爸下班了,不会表现出特别高兴,常常是没有什么反应;看见陌生人也不害怕,不认生。

3、对人际关系不感兴趣:对团体游戏活动不感兴趣,很少主动找人玩,很少主动参与一群人的交谈,也很少能和他人维持真正持久的友谊。随年龄增长,有些会在人际关系上有所进步,但仍表现出对“人”不感兴趣的特征。

4、语言沟通障碍:即通常所说的语言发育迟缓。主要表现还有:咬字不清,说话速度太快,音调太高或太低;说个别字词、而不说完整的句子;仿说现象明显,如背诵诗歌、广告词,或重复他人的问题;难以交谈,如被动回答,答非所问,重复提问,话题单一;人称代词错用,常常是不用人称代词,“我”与“你”混淆。

5、非语言沟通障碍:不使用眼神传达信息或感情,眼光常飘忽不定;不会用手势、表情、身体动作与妈妈或其他人交流。

6、对人、物的固定反应:对亲人或生人说固定的话,做固定的动作,不懂得应因人、因时、因地不同而有所变化;对待玩具或某些物品有固定的摆放或摆弄方式;对于某些物品有依赖性。

7、日常生活中有固定的仪式:往往表现在吃饭前后、睡觉前后,上厕所前后及出门前和刚回家时,会说固定的话,做固定的动作,这些都被称做仪式性的行为。

8、自我刺激:很多孤独症的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有固定的“使用方法”,例如:斜眼看人,走路踮脚尖,玩自己的声音(叫、笑、自言自语)用手摸嘴唇、耳朵或其他身体部位,玩手指、拍手、跺脚,身体前后摇晃,原地转圈等。

9、反应过弱:很多孤独症的父母形容孩子“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因而有过带孩子去看耳鼻喉科的经历。他们常表现出一种事不关已,若无其事的样子,好象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外界发生的事情沾染不到他们。

10、反应过强:也有很多孤独症的孩子,对日常生活中一些微小的改变,以及一般人不以为然的小刺激,他们却有很强烈的反应,如用双手捂住耳朵,好象能听到旁人感觉不到的声音刺激,也有人对某些气味、色彩、形状、质感等反应过于兴奋或恐惧。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自闭症与孤独症没有实质的区别,只是一种病的两种叫法。事实上,这里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误区,自闭症与孤独症有着本质的不同,只有认清它们的区别,才可以对来访者“对症下药”,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首先,孤独症是一种先天疾病,被更多地用来特指发生在婴幼儿期的“自闭”,是一种特殊的精神障碍,又称婴儿孤独症。

其次,相对于孤独症,自闭症是不良的心理因素形成的,因此在治疗上相对于孤独症,可以更准确地找到问题的根源与症结,更适合于心理咨询与治疗,德福心理相信,通过心理干预,即主要运用认知心理治疗,使来访者逐步认清产生问题的原因,从而帮助他们转变对世界的看法和观念,引领他们完成社会化的过程,以开放的心态和行动去接纳自己以及生活的环境,并最终治愈自闭症,成为能够适应社会,健康发展的人。

再次,相对于发生于青少年时期的自闭症,自闭倾向也可能表现在成年人身上。如患者表现出的退缩、回避的心理机制和消极的认知偏差等。当然,这里只是借助“自闭”这个词来反映成年患者的一些类似自闭的症状。而他们实际的心理障碍,则应根据不同的表现,用抑郁、社交恐惧、焦虑等定性为宜。

由于孤独症起病年龄早、症状特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且至今也没有完全得到治愈的病例。孤独症的治疗目前仍属世界难题,国内目前多采用中西药物治疗以及行为训练。

目前研究结果表明孤独症的发生与大脑系统的生理结构异常有关系,只是目前尚无法确定是什么原因导致大脑系统的异常结构。虽然孤独症并非为纯心理方面的障碍,但有心理障碍疾病的人,由于其在感知加工功能方面受到影响,也可能引发孤独症表现。那么,孤独症能康复吗?

由于尚不明了孤独症的发病原因和发病部位,因此仍没有效果显著的医疗手段。从这一意义上讲孤独症目前属于无法治愈的疾病,也就是说孤独症将长期甚至终生伴随着患者。但如果“治疗”定义为并非仅指医学治疗,而是包括一切能够有效促使患儿病情好转,增强他们社会交往能力及适应力的训练疗法,目前国际上各种类型的训练疗法则是名目繁多。

由于孤独症的各种表现特征可能分散出现在患儿不同的发展时期,且不同的患儿的具体表现也往往各不相同,很难进行比较。所以在面对不同疗法和训练手段时,不能因某一种方法适合某一患儿,或曾对某一患儿病情的好转有显著疗效,而把这种疗法视为普遍适用的治疗手段。

孤独症是一种常见于儿童群体的疾病,全球每年发现的孤独症儿童数量不断上升,这提醒大家关注儿童健康,提高儿童的身心健康。下面我们一起来来了解一下孤独症的治疗方法。

1、最好是推拿与教育、训练相互结合,推拿是针对内因,教育、训练是针对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2、干预时机应该尽量早,抓住6岁以前的最佳干预期。一般说来,孤独症患儿的预后好坏与发现疾病苗头早晚、疾病严重程度、早期言语发育情况、认知功能、是否伴有其它疾病、是否推拿、针灸、用药、训练等多种因素有关。家长从态度上,只要有发现孩子有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表现,就要高度重视,积极干预。

3、不建议针灸治疗。针灸也是中医刺激穴位的一种方式,理论上应该有效。笔者个人观点不建议使用针灸。理由如下:第一,孩子小,不配合,反抗较强,容易出现事故。第二,针灸的穴位较少,而每次推拿的穴位均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针灸的效果故远不如推拿。

4、无论是采用什么方法,要注意的是,不能引起孩子的恐惧和过度劳累,不能太多地批评、恐吓、强制他。孤独症孩子本身就容易恐惧,劳思、抑郁、恼怒、伤感等因素会使病情恶化。但是也不能太放任,一些坏的习惯(属于情商范围的东西)必须矫正,所以怎样把握互动尺度,正确诱导孩子,显得尤为重要。

5、家长要平心静气,耐心观察和对待孩子的变化,如果有反复,不要急躁,不要有情绪波动。一般来讲,不同程度的孩子,家长心目中要有切合实际的干预目标和期望,悲观失望和过于期待,都不是实事求是的、积极的态度。程度差的孩子,目标定位以实现生活自理、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为先;程度较好的孩子,目标是跟上学业,融入社会。每个患儿的家长都有一个痛苦的心路历程,从怀疑、震惊、焦虑到接纳、平静,几乎无一例外。大家要冷静下来,认定对孩子的干预是一个马拉松的过程,没有一蹴而。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查一查能不能吃
食物分类
  • 选择食物分类
  • 五谷杂粮
  • 食物加工篇
  • 蔬菜/食用菌
  • 肉禽蛋/野味
  • 水果
  • 水产品/海鲜
  • 调味品
  • 饮品/饮料
  • 零食/小吃
  • 豆/乳/奶制品
  • 干果
  • 补品
  • 草药
适用人群
  • 选择适用人群
  • 不限
  • 孕妇
  • 产妇
  • 哺乳期
  • 婴儿
能不能吃
  • 能不能吃
  • 不限
  • 能吃
  • 慎吃
  • 不能吃
查看结果
  • 索引
  • 什么是孤独症
  • 孤独症有哪些表现
  • 孤独症与自闭症的区别
  • 孤独症能康复吗
  • 孤独症的治疗方法
  • 相关百科
  • 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