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Disney能否不从动画、电影开始?

编辑:wisteria

  凯叔的风险和瓶颈:

  凯叔模式,最大的优势和资产集中在“凯叔”身上,而最大的风险也是他,因为凯叔既是品牌的承载,也是生产力工具。我是可以想象所有核心的“产品”,都需要CEO亲自“生产”的压力。

  放眼看过去国内外以个人品牌为核心建立的公司,不容易成为现象级的公司。凯叔在前期确实应该,也必须充分“燃烧”自己的价值为公司积累品牌,扩大社群,但到一个合适的时间段(何时合适?)必须逐渐抽离自己,让“凯叔”真正成为一个“品牌符号”(像Disney),用产品、内容、平台、团队来支撑起一个更远大的未来。当然,这起码是1-2年后的事情了。

  最后说最重要的,也送给所有儿童领域从业者:

  人正心正内容好,是树立长久儿童品牌的基础。

  谈儿童产品,负责任的谈,都应该从发心看、从人看,就是从根儿上看,与产品、模式无关。因为把一个未经世事的孩子交给一个内容品牌,无异于让这个孩子在一张白纸的情况下,交给一个老师,让这个除了父母之外的人,在这张白纸上画上重要的一笔。

  我看过王凯以前在央视的节目,成为凯叔后讲的故事、对外的演讲,媒体的采访……这些信息交织出了一个形象:这是一个发心正、爱孩子的父亲,有着天马行空创意和梦想的大孩子,还是一个热爱和懂中国传统文化的艺人(从改编西游记能看出),然后才是一个正在前行中的企业家。我们无法预测未来,但我会愿意相信这样一个人有可能做出一个令人尊敬的儿童品牌。

  因为品牌背后是一个人。根基正,品牌才可能长久。我们希望这样的品牌能长久下去,成为一个像Disney这样,能够传承、影响数代人的品牌。中国,尤其需要,因为我们断代、更替的东西太多、太快了。我希望,将来中国的父母能和孩子有shared memory—我和我的孩子是做不到了,我听的“孙正修爷爷“和”鞠萍姐姐“都消失了,但我希望我的孩子和ta的孩子能做到。

  当然,我也希望我的“斑马骑士”能成为这样的品牌,也更希望中国的儿童市场能多几个可能改变生态的品牌和公司。

——本文转自36Kr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