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出:宝宝1岁后停服维生素AD是不明智的!

编辑:妈网小编

  骨骼发育:3岁前处于快速发育基础时期

  婴幼儿的骨骼发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到青春发育期开始才基本定型。20-25岁左右时,全身的骨与骨骺才接合成一个整体,骨化过程才算完成。人体的骨骼发育大致可以分为5个时期:

  快速期(0-3岁),此时宝宝的骨骼处于快速发育阶段,需要大量营养,对维生素AD、钙的需求尤其大。

  减缓期(男3-12岁,女3-10岁),此阶段的骨骼生长相对稳定均匀,正常生长速度应为每年5-7cm,此时骨骼营养的充分储备对后期骨骼加速生长意义重大。

  加速期(男12-16岁,女10-15岁),即骨营养消耗期,青春期男孩可长25-28cm,女孩可长23-25cm。此期间骨骼营养的充分供应能加速骨骼生长,如果营养供应不足将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

  低潮期(男17-18岁,女16-17岁),此阶段骨骼发育已趋于成熟,骨骼生长缓慢。

  婴幼儿期骨骼强度相对较低,可塑性较大,营养缺乏或护理不当可能发生骨骼变形。上文提到宝宝的骨骼发育成熟需要大量的营养储备,而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成分,只有保证充足钙的摄入,才能保证骨骼的密度和强度,避免软化变形。但是,补了钙不一定被吸收、利用,还需要靠“搬运工”维生素D帮忙将宝宝摄入的钙质吸收入血并运输到骨骼,让钙质得到有效利用,帮助骨骼“钙化”。而维生素A则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它对骨细胞分化和平衡非常重要,对于骨骼(尤其是长骨)增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俗点说就是,维生素D保证了骨量充足和骨骼强度,维生素A保证了骨骼变长和身高增长,二者各司其职并相互协同。宝宝的身高发育是持续的,因此在青春期到来前的一大段时间,更是拉开身高差距的关键时期,所以不能忽视。

  牙齿发育:长齐乳牙至少需要24个月

  宝宝乳牙的发育过程有一个基本规律:6-8个月开始“萌牙”,以后大约每个月冒出1颗新牙。出牙数可概括为一个公式:月龄-4(或6)。直到2岁左右,宝宝才基本出齐20颗乳牙。由于受到遗传、营养等因素的影响,宝宝乳牙发育时间并不固定,前后相差半年都是正常现象,最早可能4个月出牙,也可晚至13个月。所以,乳牙发育完全的时间也会推迟到2岁以后。

  宝宝牙齿的发育同骨骼发育一样,除了需要丰富的钙质来使牙齿不断钙化,还需要维生素D来辅助机体内钙的吸收,以及将钙运输到牙齿部位。另外,如果宝宝体内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宝宝牙釉质发育不良,还会使牙齿发育参差不齐、易脱落、更易龋齿。所以,为了宝宝长一口健康小白牙,维生素AD不能缺少!

  综上所述,维生素AD可谓与宝宝的生长发育息息相关,家长切不可盲目断补。即使是1岁以上添加了丰富辅食的宝宝,也同样需要每天坚持补充,并且至少坚持到3岁。对于制剂的选择方面,一定要选择单粒不透明胶囊包装且维生素A:D为3:1的科学配比产品,像妈妈们熟悉的伊可新就是不错的选择,采用进口原料、大企业生产,给宝宝服用也更安心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