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德国没有“丧偶式育儿”?

编辑:wing

  早上去车站坐Bus上班,常能看见特特的好朋友Anton和他爸爸走在上学的路上。Anton家住在我们村的西北方向,从那边出来正好没有可以搭伴一同上学的孩子,虽然很多一年级的小学生已经不再由父母送去学校了,但Anton仍然是和爸爸在一起,每次遇见,我们会彼此挥挥手。

  我挺羡慕的隔着马路看着他们,他爸爸很高,总是歪低着头像在听孩子说什么,一只手搭在儿子肩膀上。其实谁家都有车,但是我们村的小学生大都是走路上学的,这是一段难得的时光,他和爸爸有说有笑的走向学校。

  我的同事T先生,每天不到7点就到了单位,下午3点准时下班了,他要去接大女儿参加1小时的兴趣课,然后去接小女儿下幼儿园。而他的太太则负责每天9点之前送女儿上幼儿园再去上班,他们交替着,上下班早的那个人负责接孩子放学,上下班晚的就负责早上送孩子去幼儿园。家庭分工清晰明了,也都兼顾了事业。对孩子来说,一天见到爸爸妈妈的机会是平分的。

  德国夏天室外的游乐场里,爸爸和妈妈一样多的扎在那里陪孩子们玩,自家花园里,孩子们和爸爸一起在除草栽花修修补补敲敲打打,爸爸们用身体力行的姿态陪伴着孩子们每时每刻。特特的好朋友Liam的爸爸,每个月会有一个周六带Liam和狗狗开自己家的房车去外面找个营地住上一晚,让妈妈享受自己的时光。

  前面说的Anton的爸爸自己经营一家小型的咨询公司,业务繁忙经常出差,不过Anton说,只要爸爸在家就会每天陪他去上学。我有点懂了,他爸爸为何不会让儿子独自离家,而自己多睡一会儿。

  很多西方国家的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比例与母亲不相上下,无数的爸爸在工作以外,高质量的陪伴孩子。

  但即使是“今天”经验丰富的爸爸,也有第一次当爸爸的“那时候”,他们对新生命的到来,手足无措,他们暗藏着紧张的情绪,社会赋予的男主外养家挣钱这些不得不做到以外,回家要与有些焦虑的妻子和呜呀乱叫的新生儿相处。

  前段时间总被提到的伊能静的小丈夫,那段语无伦次的经典语句:我也想减轻老婆的负担,再多的不是我不想做,是我的能力在这,我的能力只能给孩子这么多爱…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