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就少喝水可行吗?
有些人认为,水喝多了才会排尿,只要少喝水,尿液没那么多就不会发生尿失禁了。殊不知,少喝水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这是一个误区!少喝水不仅不能减少尿失禁发生的几率,反而会增加泌尿感染,导致肾功能不好,不喝水不可能减少尿失禁,只要有尿就会出现尿失禁。”
有些人认为,只要少喝水,尿液没那么多就不会发生尿失禁了
人体摄入液体过少,会导致尿液浓度过高,由于其中含有大量身体代谢后的废弃物质,容易刺激膀胱,增加排尿时的紧迫感和排尿次数,加重尿急症状。长期高浓度的尿液还会引发泌尿系统感染,特别是对于功能尿道较短的女性来讲,更容易引起尿急。因此,出现尿失禁后不应该少喝水。
尿失禁是否手术由困扰度而定
尿失禁被称为不致命的“社交癌症”,因患者担心不小心尿湿了裤子而不敢参加社交活动,并且产生焦虑、尴尬和沮丧等各种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而得名。不少患者确实也因这“难言之隐”,导致生活、工作、社交受到严重影响。
在门诊中,也曾遇到一些尿失禁患者,一到门诊就哭诉,由于尿失禁,自己已经无法上班,压力倍增,治疗之后才又恢复正常生活。
“一般来说,轻、中度的尿失禁先做盆底康复治疗,重度尿失禁就应该手术治疗。”虽说如此,但也并非绝对。是否手术还要依据患者的困扰度来决定。通常,患者会先接受康复治疗,若无效之后再进行手术,但如果轻中、度的尿失禁患者感到非常困扰,那么也可以选择手术。
女性朋友,一旦出现咳嗽漏尿、打哈欠漏尿等尿失禁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否则不仅会对自己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还可能会导致反复泌尿感染,外阴尿布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