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冷静角” 让孩子的坏情绪先暂停

编辑:xiangmengjie | 出处: 微蓝栀子

  暂停比罚站更积极

  事实上,“暂停”与“罚站”相比,应该是积极的。它能够让孩子甚至是父母都有效地冷静下来。

  在《正面管教》一书中,作者简?尼尔森就曾指出:“暂停”应该是用来安抚情绪。运用“暂停”这一方法的关键,是零惩罚,只是安抚和舒服。


别试图在孩子有情绪的时候讲道理,那只会适得其反

  不管孩子的行为如何,当你试图教育他时,你得考虑到什么情况下孩子更能听得进去。很显然,他们能听得进去道理的时候绝对不是在他们心情恶劣、烦燥、生气、难过等等负面情绪占主要的时候。倘若负面情绪已经攻占他们的心,你却在一旁叨叨叨,哪怕说上半个小时,也只会被“鄙视”为一个唠叨的人,甚至引起孩子的逆反、抗拒。

  换一种情况,如果孩子的情绪已经慢慢地平静下来,开始渴望着你的怀抱时,哪怕你只说一句,效果也会更加积极,更容易事半功倍。

  在我和小米的“斗智斗勇”过程中,也犯过这种将暂停变成惩罚的错:小米打人后我很生气,我第一反应就是,明明知道打人不对,小米怎么还这么做?我有样学样指定位置让小米“暂停”,然而我的语气却我正在生气而变得很不好,于是“暂停”变成了一种惩罚措施,变成了罚站。小米也很生气,她打人时就是处于愤怒状态,不被妈妈理解,反而被妈妈呵斥着“暂停”了,于是更加愤怒。 “暂停”时间结束,问题并没有解决,我们依然在愤怒之中。

  让我伤心的是,小米的结论是:妈妈不爱我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