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被批判的流行教育观 你偏信了几条?

编辑:xiangmengjie

  观念四:用现有理念和案例管孩子

  “XX家的孩子就是这样教出来的”、“XXX理念这样说”早年间,《哈佛女孩刘亦婷》是不少妈妈参照的教育经,在她们眼中,依葫芦画瓢,也能教出一个优秀的孩子。


教育孩子不是依葫芦画瓢的事

  讲故事的教育书,多是出于:家里有个才子,家长又碰巧有写作能力。故事可能是真的,但故事里的因果关系,多属牵强附会。--“因为这件事,所以孩子懂得了XX的道理;因为我这样做,所以培养了孩子XX的性格。”这种认识,还不如盲人摸象。

  所谓理念,绝大多数时候,不过是:弱势者的理由、强势人的借口。自以为讲了道理,其实,只是掌握着话语权。教育理念也是如此,只要跟对方换一下位置,不难发现,任何一条理念,都有与之相反相对的另一条。

  我是一个有爱的家长,我是一个宽松的家长,我是一个严谨的家长,我是一个鞭策型的家长。--NO!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孩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你有没有给孩子顺应天性的教育?有没有带孩子走上适合的方向错位的教育,再“好”也是南辕北辙。缺乏智慧,没有正确的知识和方法,爱心、理念反而常帮倒忙。

  感情不顺,多是找的人不对;事业不顺,多是做的方向不对;教育不顺,多是方法不对。“做事不够努力、做人不够完美”,每个人都容易被这样的批评击中。但是,do thing right,更多要靠方法,而不是理念和修行。

  如果不了解自己,所谓“坚持做自己”就是一句鬼话;如果没找准适合的方向,那些“坚持的格言”往往都是傻话;不帮人了解自己,只劝人“坚持做自己”,可能成为害人的话。

  亲子教育,别讲大道理,相互矛盾的道理比比皆是,获胜的只是话语权;不要大谈理念,理念都是有流行性的,20年后一定会变;别“玩”感动,感动你的不一定感动TA。请给出事实、真相和知识。远离愚昧,靠的从来不是道理、理念和感动。相反,骗人的常常靠它们,信得越深,上当越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