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分娩的流言蜚语 增强产妇的信心

编辑:晓琳 | 出处: 中国孕育网

  如果在孕35周孕37周之间的孕妇发生了破水,医生会想办法让宝宝提前生出来,虽然算是早产,但这时胎儿的肺部已经发育成熟,分娩后可以顺利存活。因为羊膜破裂后,细菌很容易从阴道进入子宫,造成胎儿感染,故应在破水后24小时内及时分娩。但如果胎儿还太小,医生一般就会根据准妈妈怀孕的周数进行处理。一般来讲,如果胎儿还不到28周,医生会做详细的检查然后再决定到底是要安胎还是终止妊娠;如果胎儿是发育到32~35周,通过检查,胎儿发育一切正常的,医生通常会采用安胎的方式:一方面用一些药物,使胎儿的肺部可以发育得更成熟,再就是给准妈妈使用一些抗生素,预防感染。

  总之,破水并没有那么可怕,但你必需很重视,稳住神儿,及时去医院就可以了。


认识分娩

  流言:“自然分娩会对膀胱造成损害,产后就憋不住尿了”

  事实:也许会有人跟你说过,自然分娩会对膀胱肌肉和韧带造成伤害,以至于产后会造成尿失禁。产后尿失禁最常见的情形是,只要腹部一用力,例如咳嗽、大笑、腰腿的大动作等,就会漏尿。这种状况的确会存在,但不能把它归咎于自然分娩。

  我们所说的这种产后的尿失禁,在医学上被称为压力性尿失禁。女性在怀孕期间,随着胎儿的逐渐增长,子宫不断膨胀、增重,就很容易造成膀胱颈及尿道的肌肉韧带松弛,从而改变了膀胱与尿道的正常位置。加之生产后骨盆肌肉、韧带也会相对松弛,膀胱和尿道的位置相对下降。这些就都为尿失禁提供了可能。但这只是产后的一种短期的自然现象,不应把它看作是自然分娩的坏处,并因此对自然分娩产生恐惧。只要产后很好地调养,适时适度科学地进行盆地肌肉的自我锻炼,避免过早负重,这种由于孕产原因引起的压力性尿失禁是可以痊愈的。尿失禁的种类和防治

  如果你认为要是剖宫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剖腹产)就不会有这样的担忧了,那么你也应该了解,剖腹产其实是一项有很大风险的手术,它有引发很多并发症的危险,其中就包括切口处对于膀胱的伤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