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妈在分娩过程中,越自然越好

编辑:wangdi | 出处: 新浪网

  问:分娩过度医疗化有哪些危害?

  过度干预,会造成产妇和婴儿的风险。如人为提高宫缩频率,由3—4分钟一次加快到1—2分钟一次,很容易导致婴儿缺氧、窒息,或者产妇子宫破裂

  剖腹产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它会带来手术风险,也不利于孩子肺内液的排干和肺泡的扩张。另外,产妇手术后恢复慢,之后所受的痛苦一点也不比自然分娩少。

  问:很多医疗干预都是为了避免产妇疼痛。产妇应如何看待疼痛?

  疼痛对大人,对孩子都有好处。第一,它是一种信号,不同程度的痛感,表明产程到了什么阶段了,孩子是否要出生了;第二,疼痛使产妇的血压、心率、血糖水平升高,肌张力也就自然提高,这对促进分娩十分有利;第三,阴道扩张带来的疼痛能够帮助孩子大脑塑形,利于他们将肺泡里的液体排出来;第四,疼痛促使产妇做出挤压动作,导致胎儿在体内移动,能增强孩子的平衡能力。而剖腹产的婴儿出生后易注意力不集中,方位感较差。

  情感相伴更放松

  问:产程动辄七八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但绝大多数产妇只在生产的最后一刻才能看见医生,她们一直处于不安、无助的状态中,这是否也是让很多人寻求医疗帮助的原因之一呢?

  的确,医院的陌生环境也是造成产妇紧张,盲目寻求医疗帮助的重要原因。而精神紧张将会导致宫缩乏力,压迫肠道,产妇食欲下降。在生产过程中,产妇的体力消耗相当于一次万米长跑,缺乏能量补充,再加上恐惧,生产就会很痛苦。

  这就需要我们向产妇提供生产过程的常识。如果有条件,产妇也可事先与相关医护人员接触一下,彼此有了亲近感,也能降低产妇的紧张程度。

  降低产妇的紧张感,从根本上说,要帮她们建立积极的分娩心态。产妇的疼痛感是规律的、间歇性的,就像爬山,累了让她歇一会儿,注意力一分散,也就没那么痛了。

  在大多数医院,产房门口都有“男宾止步”的牌子。把产妇一个人丢在陌生的环境里,医患交流少,感到自己孤立无援,更加重了孕妇的恐惧感。这就给医院提出了人性化服务的要求。


准妈在分娩过程中,越自然越好

  问:什么是人性化服务?它有什么作用?

  人性化服务包括硬件和软件多方面内容。从硬件方面来说,妇产医院就是要让人感觉更亲切,门诊、病房、产房,都要给人一种家庭的感觉。

  以美中宜和为例,我们的目的是要把医院“家庭化”,因此,这里的产房舒适、宽敞,是一个能随意活动、完全私密的空间。产床看起来是张普通床,实际上却是可以调整的专业产床。病房里配备的是彩电、音响、饮水机、洗澡间,就像在家里一样。而像呼吸机这样的医疗设备,我们则用家具把它“藏”起来,避免产妇看见,产生紧张心理。这种便利,不仅能让产妇放松,还能防止家属自行带入的物品过多,导致母婴出现不必要的感染。

  从软件服务角度来看,医院能为产妇提供的服务也有很多。仍以美中宜和为例,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分娩预演。这一环节模拟的是整个分娩过程,包括从熟悉临产征兆、到了解前往医院的路线,接受助产士接诊,在产床上模拟分娩等多个环节。

  其次,在分娩前,孕妇和医院还会共同设计一份分娩计划,双方各拿一份。小到病房灯光的明暗、放什么背景音乐,大到丈夫是否陪伴分娩,孕妇都可以自己设定。正是这种温情相伴,能让产妇更放松,从而享受分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