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马诺然和翟逸清出生时间相差了五年半,但是两个孩子出生后表现出不同寻常的举动,让她们的父母确信了这种大脑促进计划的科学性。
黄杰:(出生当天)我们这个孩子有一个特别之处,墙上不都有母乳喂养的这些宣传画,她就是看着这个宣传画,从左到右,转着圈看,脖子就没有耷拉过。
科学地面对“胎教”!
马臣:在十二天的时候,特别明显,就是她做了一个90度的侧翻。
采访刘:按照孩子体格和神经发育,只能满3个月以后才能翻身。我们儿研所的专家都不信,认为床铺是不平。
马臣:后来到了满月那天的时候,她又翻了一次。
刘:我们测查几次了,(她的行为)都比她当时的年龄要超过三到四个月。
这些动作,对于正常的儿童甚至成年人来说,都是很容易做到的,但是对于刚出生的婴儿来说,并不容易,我手里拿的这张纸就是0-3岁小儿精神发育检查表,它是中外科学家们,通过观察数千个正常的孩子在每个年龄阶段的表现,而制定的。其中有这么几项,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和社交能力等。我们可以看出,6个月大的孩子具有的能力中有这么一项,能够仰卧翻身,马诺然出生12天就可以侧翻身了,背部的肌肉没有力量是做不到的,27个月的孩子具备独自上下楼梯的能力,而马诺然1岁半,也就是18个月就完成了这个动作,整整超前了9个月。她们的这些超常行为是偶然吗?
刘:小儿科的医生检测他的体格,评价他的神经,都反映他的神经功能都是超常的。
刘泽伦认为孩子的这些超常之处,归功于父母早期合理的营养和对身体抚摸与感官刺激。刘泽伦,中国优生优育协会胎教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八五攻关项目胎教课题的负责人,同时,课题组的另一位成员,赵忠桢在临床中也证实了这种刺激的科学性。
采访赵:凡是接受抚摸刺激的这种孩子,我们发现她的灵敏度高,而且肌肉力量强壮,她的抬头、爬行、行走,像这些动作要比没有接受抚摸刺激的孩子要早。
人们发现,胎儿在三个月的时候,就有了触觉,也就是身体表面已经分布着神经末梢,无意中碰到时,它会做出反应,同时这个时期,它的大脑也在快速发育,细胞的数量决定大脑的容量。科学家们认为,可以利用胎儿有触觉,对它进行良性的刺激,使它通过建立触觉神经通路,把信息传到大脑皮层,直接的效果,就是使神经元有更多的分支,来传递信息。
在抚摸的刺激下,翟逸清和马诺然经常在妈妈子宫里散步,练就了强壮的体魄,他们出生后超常的表现,证实适当的抚摸刺激对胎儿的作用。除此之外,按照专家们制定的胎教计划,黄杰和马银平怀孕五个月以后,音乐刺激就是很重要的一项。
黄杰:比如说早晨十点半左右,或者下午四点半左右,如果那个时间不给它听,不给它做的时候,它不乐意,它就会拿小脚丫揣你的,也不知道是脚丫揣你还是拿脑袋撞你,反正它是不乐意,说明它有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