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期间要怎样保证自己的摄取营养充足

编辑:小琪

  产后要大补

  这种观点是危险的。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营养的需求也不完全相同,适当地补充人体所缺的营养品或是中药是有利于身体的平衡健康的,而不适当或过量的补充反而有害身体。产后如果恶露排出不畅,下腹隐痛的人,可以吃一些红糖,或是益母草煲汤,或是产复康之类的中药。如果没有这类情况,也可不吃,有些体质特别热的产妇,反正可能因吃了这类活血排淤的食物或药物,引起产后出血特别增加或是便秘的情况。


月子饮食

  提醒:

  小心补伤!如果你家中有进补的习惯,想将桂圆、黄芪、党参、当归等补血补气的中药煲入汤中也是可以的,但最好等产后恶露排出后,或颜色不再是鲜红色后再吃,否则可能引起活血,增加产后出血,俗称补伤。因为桂圆中含有抑制子宫收缩的物质,不利于产后子宫的收缩恢复,不利于产后淤血的排出。

  最安全的补法是因人而异,进食中药或药食同源的补品最好是去看看中医,等中医切脉后再定进补的方案。

  产褥期在民间习惯称为"坐月子",一般人都知道在这期间应该增强营养,以恢复分娩时消耗的体力,并且给宝宝质高的乳汁,所以把好吃的东西都集中在这个时间吃,家家每顿都是蹄膀汤、鱼汤、大鱼大肉。

  其实这个时期如何吃很有学问。在我国有的地区长期以来有一些并不"营养"的习惯,例如有些偏远山区或农村让产妇一天吃七八个甚至十几个鸡蛋;有的让产妇喝一个月的小米粥而不吃其它食物等等,而有些城市居民就只注重动物类食物,每天摄入极高的脂肪和蛋白质,但忽略了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的补充,并且整个月都处于卧床的状态,同样是营养不合理,影响了产后的恢复和奶水的质量。

  曾经有学者建议学习欧美国家的习惯,废除"坐月子",产后尽早运动、尽早恢复正常饮食,但从我国的传统习惯来看,仍需要有近一个月的休养时间,并提倡以科学合理的方法调整生活。首先注意"坐月子"期间食物并非越多越好,应主要以充足的能量、生理价值高的蛋白质、适量的脂肪、丰富的无机盐、维生素以及充足水分的膳食。能量是保证泌乳量的前提,热能不足将导致泌乳量减少40-50%,基本内容以奶制品、蛋类、肉类、豆制品、谷类、蔬菜为主,配合适量的油脂、糖、水果。烹调时应少用油炸油煎的方法,每餐应干稀搭配、荤素搭配,少用甚至不用冷的或凉拌的食物。

  其次应注意尽早活动锻炼,建议在产后24-48小时就开始适度的健身操锻炼,以免多吃少动而发生产后肥胖。同时锻炼也可以促进食欲,保证所需营养量的摄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