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开学恐惧症”
如果学生对即将到来的学习生活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就容易导致焦虑、恐惧的情绪。这主要是因为寒假期间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和想到开学后紧张的学习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从而造成了对开学存在心理阴影,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开学恐惧症”。
如果孩子真的对上学产出了厌学、焦虑、恐怖,家长也不要逼迫孩子。此时父母应和孩子一起分析孩子对学校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对孩子表达真诚的关心,耐心倾听孩子诉说痛苦,同时对孩子进行疏导,多给他以鼓励。同时父母应与学校联系,详细了解孩子以前在学校的情况,取得班主任老师的配合,以便减轻他的学习负担,建立自信心。从而可以帮助他尽快适应。开学第一天,家长尤其要注意自己以积极、乐观的心情来影响孩子,不要一开学就给孩子施加压力或把上学期孩子的不足之处反复地“唠叨”,要让孩子充满快乐地去迎接新学期。
学生要做好三方面调整
假期最后一周,对于广大中小学生来说应该是调整和准备的一周,以良好的作息习惯和饱满的精神迎接新学期。专家认为,主要作以下几方面调整:
第一、利用一周时间完成作业,复习上学期的要点。
专家认为学生应该在最后一周每天合理安排时间,把没有做完的功课完成。同时由于休息了一个假期,可能对上学期知识有所遗忘,因此不妨抽空回顾一下知识要点,“温故而知新”。
第二、要调整好心态和生物钟,尽快进入学习角色。
学生应当明确寒假过后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虽然可能许多心愿没有达成,但仍要“朝前看”,不要再陷入回忆。同时假期有可能通宵玩耍或很晚睡觉,这时很有必要调整好自己的生物钟,尽量如上学期间正常作息。
第三,确立新学期的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
进入新学期,学生应该有新的展望和打算,可以在开学前好好计划一下,例如下学期要提高哪几门课的成绩,在学校超越的目标是什么,新学期是不是要学一门新特长等等。制订学习计划、树立目标可以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消除假期后的失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