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避孕

【导读】很多人认为,产后哺乳期就是“安全期”,在母乳喂养期间,夫妻过性生活可以不用采取任何避孕措施。那到底产后月经还没恢复就不需要避孕吗?哺乳期同房不避孕会怀孕吗?产后避孕怎么做?

即使哺乳期女性尚未恢复月经,也可能会发生排卵。这意味着,只要乳母有排卵,同房就存在怀孕的可能性。因此,哺乳期同房依然需要采取避孕措施。

哺乳期母乳喂养能够抑制卵巢功能,尤其是在哺乳六个月以上时,有可能抑制排卵,从而达到自然避孕的效果。这一过程的生理机制如下:

研究表明,产后哺乳六个月内,如果母亲完全或接近完全哺乳(即仅偶尔给婴儿补充其他食物),且月经尚未恢复,其避孕成功率可超过98%。

需要注意的是,哺乳的避孕效果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

尽管哺乳期具有一定的避孕效果,但并非绝对可靠。每位女性的哺乳频率和时间存在差异,因此抑制卵巢功能的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此外,随着婴儿逐渐添加辅食或哺乳频率降低,泌乳激素的分泌量可能减少,避孕效果也会随之下降。因此,哺乳期女性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额外的避孕措施。

哺乳期虽然具有一定的避孕效果,但并非万无一失。为了避免意外怀孕,建议哺乳期女性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避孕方法。

在哺乳期,如果使用科学的避孕产品或工具,避孕的成功率是相对较高的。然而,许多人误认为哺乳期本身就是“安全期”,因此在性生活中不采取任何避孕措施。但这种做法并不科学,也不安全。

根据相关调查统计,约有三分之一的哺乳期女性在月经尚未恢复的情况下仍可能怀孕。这表明哺乳期并非绝对的“安全期”,单纯依赖哺乳期来避孕是非常不可靠的。

为了避免上述风险,哺乳期女性应采取科学的避孕措施。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避孕方法:

哺乳期女性的排卵时间不固定,尤其是在月经尚未恢复的情况下,排卵可能会提前发生。因此,即使没有月经,也不能排除怀孕的可能性。哺乳期避孕的科学依据是基于“哺乳闭经法”(Lactational Amenorrhea Method, LAM),但这种方法仅在以下条件下有效:

即便满足上述条件,LAM的避孕成功率也仅为98%,存在一定的失败风险。

哺乳期并非天然的“安全期”,女性应采取科学的避孕措施,以保障自身健康和哺乳的顺利进行。

使用避孕套是产后哺乳期女性最理想的避孕方法。因为避孕套不含能够进入人体内的药物,对孩子和女性都不会带来药物方面的影响。只是,由于一层膜的隔离,性生活时丈夫的性快感差一些,这一点,丈夫应该体谅妻子,毕竟这只是一段时间不长的特殊时期。

安全套避孕注意事项:

1、安全套为一次性物品,不得重复使用,每次必须在性交开始前,阴茎勃起后戴上,不得在射精前才佩戴;小心撕开独立密封的包装袋,避免用剪刀一类的利器。在使用避孕套将阴茎包皮翻起,这样可以增加灵活性和减少避孕套在性交中破裂的风险。使用前应查看生产日期和有效期,过期的避孕套已经变质,容易破裂,不宜使用。

2、避孕套的保存方法:避孕套应该避免放在贴身口袋或者靠近热源,长时期靠近热源会使橡胶老化。避孕套必须保存在阴凉、干燥和不接触酸、碱、油的环境中。如接触上述条件后变得发粘、发脆,即使在保质期内也不应再使用。

3、在性交结束后,哪怕你的阴茎依然勃起,也应该马上把它从阴道中拔出,以免精液漏出。在拔出套套时,按住避孕套的根部,防止其脱落。如果出现精液进入阴道内情况,马上采用紧急避孕法。

在我国,有接近半数的女性在产后使用节育环进行避孕。

宫内节育器是一种较为安全、使用方法简单、一劳永逸的避孕方式。在我国,有接近半数的女性有使用宫内节育器进行避孕。产后六个月以后还在哺乳的妇女,可考虑放置宫内节育器。目前,宫内节育器除有金属单环、带铜V环外,还有能释放孕激素、释放止血药的宫内节育器。后者在增加避孕效果的同时,可以明显地减少出血和疼痛。宫内节育器的避孕作用可以保持5~10年。

放置避孕环的时间:放置宫内节育器是比较常见经济的避孕方法,一般在顺产分娩后3个月、剖宫分娩后半年以上,确定没有怀孕的哺乳期女性,就可以进行放置。这种避孕方法避孕效果好,放置一次可避孕数年,不影响性生活,不必费神天天记着。当然它也有一些缺点,如必须由医生放置,可引起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过多,易导致炎症等。而且,放置后并非可以“一劳永逸”、“高枕无忧”。如果哺乳期上环的话最好是在来过一次月经以后进行,一般来讲,上环后是不会影响产妇哺乳的,不过上环后出现感染的情况就需要服用消炎药,在此应暂时停止哺乳。

上环的时间最好是在月经结束后7天以内。这个时候一来可以确定女性没有怀孕,而来子宫内膜比较薄,上环后引起出血及感染的机会少。剖宫产半年后情况正常者;分娩后也可在胎盘娩出后上环。用于紧急避孕时在未防护的同房后5天内上环。

一般来说顺产后三个月以上就可以放置宫内节育器了。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这个时间正是哺乳期,虽然不来月经,但仍旧有怀孕的可能,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暗胎,所以产后还没有来月经的妇女,应当先请医生检查有没有怀孕,在确诊没有怀孕的情况下方可放环。

避孕药是一种常见的避孕方式,但对于哺乳期女性而言,使用避孕药需要特别谨慎。由于避孕药中含有激素,这些激素可能会对母乳质量产生影响,并通过母乳进入婴儿体内。因此,哺乳期女性应慎重选择避孕方式,尽量避免使用含有激素的避孕药。

紧急避孕药主要成分为孕激素,不含雌激素,因此从成分上看对哺乳期女性较为安全。其代谢机制显示,药物在服用后24至48小时内即可排出体外,不会在体内滞留。

哺乳期女性在服用紧急避孕药后,建议暂停母乳喂养2天,以确保药物成分完全代谢。这一措施可以有效避免药物通过母乳对婴儿产生潜在影响。

研究表明,高剂量雌激素会抑制乳汁分泌,而孕激素类紧急避孕药的代谢时间较短,通常在48小时内完全排出体外。这些数据为哺乳期女性选择避孕方式提供了科学依据。

哺乳期女性应慎重选择避孕方式,避免使用含雌激素的避孕药物,并在必要时合理使用紧急避孕药,同时暂停母乳喂养以确保婴儿健康。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查一查能不能吃
食物分类
  • 选择食物分类
  • 五谷杂粮
  • 食物加工篇
  • 蔬菜/食用菌
  • 肉禽蛋/野味
  • 水果
  • 水产品/海鲜
  • 调味品
  • 饮品/饮料
  • 零食/小吃
  • 豆/乳/奶制品
  • 干果
  • 补品
  • 草药
适用人群
  • 选择适用人群
  • 不限
  • 孕妇
  • 产妇
  • 哺乳期
  • 婴儿
能不能吃
  • 能不能吃
  • 不限
  • 能吃
  • 慎吃
  • 不能吃
查看结果
  • 索引
  • 哺乳期避孕有必要吗
  • 哺乳期避孕的成功率高吗
  • 哺乳期可以用避孕套避孕吗
  • 哺乳期避孕可以戴节育环吗
  • 哺乳期可以使用避孕药吗
  • 相关百科
  • 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