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行业发展还是初创企业,我们作为头部企业,虽然在这点上在母婴营养品当中更好发挥我们的作用,把营养知识的普及,还有营养的双重作为我们己任,传播下去,我们树立我们自己的标杆作用。谢谢大家。
主持人:问一下钟燕博士,营养产品除了合法合规之外,还应该有什么样的考虑?
钟燕:其实我们知道中国法规,法规是一个管理的一个文件,一个产品它符合法规是必须的,但是符合法规是合格的产品是安全的产品。但是这个产品是否是一个营养上充分能满足它这个目标人群,它的营养需求?这个其实还需要考虑很多其他的因素的,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刚才也说到婴幼儿的产品,我过去一直是从事婴幼儿配方开发,研发工作的。
我们婴幼儿配方粉是要分段的,一段二段是适用于一岁,对于一岁的宝宝是母乳是最好的来源,所以我们制定一二段配方粉的时候,母乳中的营养素它的水平是我们制定配方的精标准。
我们知道母乳的范围也是很大的,现在不管是国家的研究机构还有管理机构,还有企业大量都做母乳研究,我们就希望尽量过的母乳样本,获取尽量多的母乳代表数据,我们通过代表数据可以取得当地人群他的中位数或者他的均值作为代表性的营养素的摄入量,以这个量作为产品制定的标准我们对一二段都会考虑母乳的水平,企业说我产品最接近母乳,是考虑母乳的含量的问题。
对一些营素,母乳中有哪一些水平是最佳的?要从功能上做评价的,有一些免疫活性的成分,是否在产品中加了是否有效?还是经过喂养验证的,宝宝应该通过试这个配方,根据对照组相比,是否的确有临床上认为的显着的作用,真正有作用的话我们才认为营养素添加是有效的。
我们说有时候其实国标有些是设了下线,有些没有设下线。有些国标是设了下线,没有设上线。新的国标修订中还是希望上下线都有,尤其是对没有设下线国标的产品,这个也是不科学的营养素的添加是和含量有关的,含量也不是越多越好一定也是和其他的营养素之间有一个配比。所以我们营养素是否具有功效,应该也是有临床验证的效果,证明它的确是对它某方面的功能是有作用的,更接近母乳宝宝喂养的功效是最合理的。
还有到第三段,母乳不是最主要的来源,要考虑每天的膳食的量,还有从其他中的来源,把这些因素考虑完之后才考虑配方粉,所以我们会进行综合考量,同时也会考虑到我宝宝生长发育提点,某些营养素是不是适合,或者摄入量相对比较少的,也需要在这里面进行添加,比如说维生素D,铁都是摄入不足的,特别在产品中进行考量。
在我们制定产品的时候,标准是一定要依据的,它是保证你产品合规,质量合规最根本的底线。但是我们还有很多的科学的因素,比如说母乳的数据,很多的研究还要做,同样宝宝的需求,生长发育我们要做更多的研究才能确保我们最能满足婴幼儿生长发育需要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