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有趣的妈妈最受欢迎
孩子最喜欢什么样的陪伴呢?一个陪坐在一边玩手机的妈妈、一个不停要求孩子不能做这个不能做那个的妈妈,一个絮絮叨叨说些孩子不感兴趣话题的妈妈,这些看似在陪着孩子,却没有实现有效陪伴。
朋友Z跟我聊天,讲她在家时如何跟两岁三个月的孩子沟通交流。她的儿子疯狂迷恋托马斯火车,家里有几十个小火车玩具和近百本相关系列书籍。
孩子闹着要吃糖的时候,Z拿出一个有豁牙的小火车费迪南,一本正经地说:“费迪南,你是不是不知道吃糖多牙齿会掉啊,让你的小主人来告诉你,记住要少吃糖、天天刷牙哦!”她儿子很快就学会了说:“费迪南,多吃糖,牙齿掉!”而且居然能自己克制着少吃糖了,好像在为小火车做表率呢。
到了洗澡睡觉时间,孩子还不肯去洗,Z就会说:“哎呀呀,威夫,你这么脏兮兮的,艾米莉都不想跟你做朋友了,艾米莉喜欢干净漂亮的小火车呢。”孩子立马跟她去洗澡了。
孩子脾气大的时候,Z问:“《托马斯不要坏脾气》那本书里,托马斯生气发脾气让哪些朋友们伤心了?”孩子的情绪立马跟着故事情节走了:“托马斯生气,汉德尔先生难过、史卡洛、罗斯提都难过!”于是刚才的事情已经忘记了。
Z也是职场妈妈,但是她通过跟孩子一起玩玩具、亲子阅读等,对孩子的个性、心理、喜好甚至孩子喜欢的对象都有全面充分的了解,因此能够把这种不打不吵却能走进孩子心里的快乐育儿法实践得游刃有余。职场妈妈们不妨学学看。
三岁前,跟孩子同屋睡觉
那些加班晚归的夜晚,那些费尽力气把孩子哄睡的夜晚,那些半夜起来看孩子是否出汗、是否踢被子的夜晚,我经历过无数,所以我特别能理解视“睡个囫囵觉”为奢侈梦想的职场妈妈们。
但是,俗话说的好:“孩子跟谁睡就是谁的孩子。”这可不仅仅是指睡在一张屋里,还包括睡前的母乳、亲昵游戏、晚安故事、晚安吻,还有孩子夜里惊醒时的一句“妈妈在,宝贝不怕”,以及早上醒来能第一时间看到的你的笑脸。
如果把孩子丢给老人或者保姆,自己呼呼大睡,舒服是舒服了,孩子却跟我们生疏了——这简直比肉体上的折磨更不能忍啊!
所以,再苦再累,熬过这三年,三岁以后孩子已经能逐渐分房睡了,到那个时候,说不定你还会怀念这段不会再回来的同屋时光。
常常说“我爱你”
中国父母的感情一直都以深沉、内敛、含蓄著称,比如我们这一代人,都很少听到父母对自己说“我爱你”。其实“我爱你”是非常有魔力的三个字啊,如果早点开始对孩子表达爱,两代人之间的误会、代沟、伤害什么的都会减少很多吧。要想改变这一现象,只能从我们这一代开始啦。
要注意的是,很多父母都喜爱孩子可爱乖巧的时候,孩子如果调皮捣蛋就会连吼带骂,还威胁说这样爸爸妈妈就不爱你、不要你了。这样的极端态度会让孩子失去安全感,甚至察言观色讨好大人以获得喜爱,因此非常不可取。
推荐几个绘本给各位父母:《我永远爱你》、《忘了说我爱你》、《猜猜我有多爱你》等。尤其是第一本,我读完后常常借故事情节跟暖暖表白。我问:“暖暖哭闹、淘气的时候妈妈爱不爱她?”暖暖刚开始会犹豫一下,摇摇头说不爱。我就笑着坚定地告诉她:“妈妈永远都爱你,工作的时候也爱、吃饭的时候也爱、睡觉的时候也爱、上厕所的时候也爱。就像阿力的妈妈永远爱阿力那样,我也永远爱我的宝贝!”
所以现在暖暖的安全感非常高,如果我出差、加班不能陪她,或者正陪她时突然有紧急工作要处理,只要跟她讲清楚妈妈回来的时间,她一般都能坦然接受。因为她知道,妈妈在不在身边,对她的爱都不会少一丝一毫。
其实孩子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只要她内心建立了强大的爱的精神堡垒。
孩子不跟我亲怎么办?职场妈妈,如何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编辑:K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