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宝宝“赢在起跑线”?两大膳食平衡准则是关键!

编辑:妈网小编

  2、五味与热寒,切勿方向跑偏

  甘、酸、苦、辛、咸,五味调和相得益彰,过多过少都会使其中的某一味作用过偏,带来弊端、影响健康。有些家长的口味都比较重,加上一些错误的观念想法,会过早给宝宝食用成人口味的饭菜,导致宝宝肾脏负担过重,埋下健康隐患。因而,宝宝的饭菜一定要避免重口味,食物中本身的钠足以满足宝宝身体生长所需,建议1岁后再给宝宝的食物加盐及其他调味品。

  此外,妈妈们还要注意的是,需要根据季节变化、地域以及宝宝体质来适当进行食物调整,以达到宝宝身体平衡的效果。例如宝宝受了风寒,妈妈可以用热性的姜片等来祛除宝宝体内的寒气。春季宝宝易上火,妈妈们需要搭配一些清热去火、性平温和的食物,来平衡宝宝的日常饮食。

  进食方式平衡——“因童制宜”同时遵循科学规律

  1、过冷与过热,均伤身

  古语有言:“热食伤骨,冷食伤肺,热无灼唇,冷无冰齿。”通俗一点说:食物冷不能凉牙,食物热不能烫嘴,一定要控制好温度。有些小宝宝一到夏季容易咳嗽,这是因为进食冷饮后胃的温度会降低,肺的温度也会随之下降,造成毛细血管不扩张,自然就会造成咳嗽。到了秋冬换季时,受到冷空气的刺激同样会导致咳嗽,都是同样的道理。

  2、过饥与过饱,皆不可

  宝宝的胃容量小,每餐进食量有限。但往往活动量大,新陈代谢较快,特别容易饿。很多父母都希望宝宝每餐多吃,但过多进食会造成肠胃负担,很容易造成积食。因此,专家建议家长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些健康的小零食坚果水果、面包等等……做到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饥不可太饥,饱不可太饱。这就是日常饥与饱的平衡原则。

  此外,咀嚼是帮助消化的重要环节,宝宝的脾胃功能尚未完善,咀嚼能力差,狼吞虎咽会使得娇嫩的消化道难以适应合承受,容易出现各种肠胃问题。父母应该帮助宝宝养成好习惯,鼓励宝宝多多咀嚼,不会对肠胃造成负担,也会营养吸收得更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