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巧“巧”运动开幕 分段运动有益缓解儿童肥胖化

编辑:妈网小编

  运动不足问题多 家长育儿需重视

  长期追踪研究表明,我国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形成,最直接原因是运动不足。杜红伟教授指出:运动不足容易引起儿童产生:肥胖、矮小症、营养不良、注意力不集中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如何判断孩子运动是否不足?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了一个"缺乏身体活动"的标准(即运动不足)。所谓运动不足是指“每周参加30分钟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的次数少于5次,或者参加高强度身体活动的次数少于3次以及类似情形”。

  在我国,沉重的学习负担和运动不足让我国青少年付出了残痛的代价。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监测显示,我国学生体质连续25年下降,近视率居高不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肥胖率持续走高。根据国家卫计委第五次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结果,目前我国城市和部分农村突出的问题是超重和肥胖,0-7岁平均超重率大概3%,部分地区超过了10%,并且发生率仍在不断上升。然而很多家长对此却没有足够重视。“在我接触的很多家长中,面对宝宝超重或肥胖不以为然的占多数。” 杜红伟说,“家长要么认为胖是一件显得‘健康’的事,要么认为孩子小的时候胖点没有影响。然而事实上,儿童肥胖也是一种营养性疾病,长期肥胖不仅会造成儿童一系列生理心理上的危害,肥胖还会持续至成年期,增加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和慢性疾病的早龄化。”

  据了解,肥胖对儿童身心健康均会造成影响。“一般肥胖会容易引发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儿童肥胖同样会带来这些隐患。同时还会使孩子变得自卑,导致他们变得沉默寡言、性格孤僻、缺乏自信,进而与周围的人逐渐产生心理隔阂。这种自卑心理还会影响学习,使精力不集中、情绪低落,学习成绩下降。"因此迫切需要家长正视儿童的肥胖问题,及时发现并干预矫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