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一:一个二年级的孩子放学回家,晚上做作业时还好好的,一会儿拿出了一张试卷就开始掉眼泪,家长以为没考好,瞄了一眼分数,是99分,原因是因为一分之差错失满分而偷偷地落泪。
【小编点评】虽是一个生活小片断,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绝不是一个孤立事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为一分之差落泪背后要多少相关事件才会孵化出这个结果呢?孩子像雷达一样,能准确感觉父母的态度。平时父母的言行,就是一种潜移默化。
情景二:我认识一位年轻人,他的微博大约只发两类内容,不是励志就是抱怨和骂人,情绪总在两极上惴惴不安。他的父母都是当年经过艰苦奋斗,从农村走出来的,在事业上小有成就。年轻人遗传了父母的智商,父母对其寄予厚望,一直不停地给他励志,要他处处胜出,孩子达不到,父母就不停地失望,不停地对他训诫……
【小编点评】孩子过早地被赋予竞争的责任,背负了攀比的重担。这种情况成人会把自己的焦虑过多地转嫁到孩子身上,即使有“拼爹”这一说,压力实际上最终都落在孩子身上,如果童年活得太过斤斤计较,那么长大后难以避免在励志和纠结中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