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到访的朋友给了儿子一包零食,他在那里狼吞虎咽,遗憾的是,他说的不是“谢谢”,而是“我还要”!
现场应对:有时最佳的“教导时刻”反而容易变得尴尬,你对发脾气的孩子说“我怎么没听见你说谢谢!”,这会让客人却觉得有些不安。事实上,孩子不道谢并非不懂得感恩,只是他还没养成这种习惯,强迫孩子道谢有时会把事情弄得更糟,所以提醒孩子需要道谢就好,就这么简单。
长期策略:你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永远记得向帮助你或为你提供服务的人致以真诚的感谢和赞扬,例如杂货店的店员、加油站的工作人员、服务生、老师等等,或许你觉得孩子不会注意到这些小细节,事实上他会的。
教孩子学会感恩,父母先以身作则
案例二:女儿有一张很长的清单,上面写满了她想要的玩具,但是她已经有23个玩具了。
现场应对:“首先强调你认同她想要的东西,但是让她知道她只能拥有其中一小部分”,Brooks说。这样的话,你既不会让她感到写这么长一张清单是一件蠢事,也让她知道如何设定她的期望。另一种做法是,让她写另一张清单,写上她愿意付出的东西,数量与想要的东西一样。例如,清洁她自己的房间、帮助你找一家适合捐助的慈善机构、努力帮助爸爸包装礼物、制作节日贺卡等。最后,如果你财政有点紧张,不妨告诉她,但别吓着她,最好别说“爸爸失业了,我们没钱了”,因为她可能会以为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可以说“我们的生活不会有太大改变,但是可能要明年才可以外出度假,你想要的火车套装暂时不能买了”,这样的话,孩子们会觉得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长期策略:“让她明白礼物是贴心的表现,而不是单纯的物质赠予”,Lerner说。当她收到一件礼物时,告诉她赠予者的心意。例如一个同学送她一条手链,你可以告诉她,Lucy上次带这种手链时你说过好看,所以Lucy记下了,就送了你一条,还挑了你喜欢的颜色呢!手链真好看!久而久之,她就会有礼物重要的是“心意”而非“数量”这种观念。
【小编提醒】生活不会总给予我们想要的东西,世界上永远没有免费的午餐。成功的父母,会教导孩子感恩他所拥有的一切,而非一味的单方面给予,学会感恩,不单对于孩子,对我们自身同样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