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闹情绪 家长记得“照单全收”

编辑:xiangmengjie

 

  善待孩子的情绪 它能影响孩子今后的生活态度

  前不久,我在现场又观摩了一位心理学老师给一位妈妈做心理治疗。这位妈妈整整哭泣了5个多小时。期间,她不断反复地痛哭、责备父母、用软枕头狠打椅子,然后在宁静的音乐中抽泣、理性、渐渐去理解父母的心理,尽管她最终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全理解和谅解父母,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最初,我并不知道她的父母究竟对她做了什么,让她如此绝望、痛苦,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她的父母一直关系不好,母亲经常在她面前抱怨,并且把情绪发泄在她身上,经常打骂她后又抱着她痛哭,她也开始叛逆。母亲生了重病后,又因为父亲无法挣足够的钱供母亲治疗,她在十多岁时,年仅40多岁的妈妈因病永远离开了她。于是,她对父亲充满怨恨,对母亲也是又怜又爱又怨。我旁边的一位年轻小伙子也开始抽泣,后来他告诉我,他从小因为父母离异,也一直背负着父母带给他的创伤长大。

  我不由得感触--童年,父母给予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对孩子成年后心性的健康是多么重要,我们成人后的种种创伤为什么也总能在父母亲那里寻找到根源。我也特别理解了一位心理学老师所说的,几乎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是情绪问题!善待孩子,特别是善待孩子的情绪,决定了孩子今后面对生活的态度和能力。

  让孩子学会与负面情绪共处

  情绪是一种能量,尤其对孩子来说,一些天生的恐惧,所求不得的愤怒,希望落空的悲伤,都只是一种生命能量的自然流动而已,它会来,就一定会走。保留了真我的孩子们,他们的哭闹只是属于生命能量的一种自然流动,完全无损本质,哭闹完,又回到内在和平的喜悦境界。坏就坏在父母对这些孩子身上自然流动的能量的态度,大人因为孩子的负面情绪会勾起他们自己内在压抑隐藏了多年的痛,因此没办法承受,就不给予情绪上的认可和接纳,支持和关怀。只是要么想要帮助孩子立即消除(如,明天我带你出去玩,别哭了哈),要么就是否定情绪(如,这有什么好哭的),要么就是打压(如,不准哭了,再哭就不理你了),让孩子停止表达负面情绪。但这些负面情绪,你越排斥它,它越不走,结果让孩子和父母的童年一样,无法好好表达自己的情绪,也造成创伤,重蹈覆辙。

  所以,大人要给予孩子无限的爱和支持,不要干涉孩子情绪的自然流动,让他们学会和自己的负面情绪共处,学会怎么去处理自己的情绪。因为如果你用转移的方法来教孩子避开负面情绪的话,孩子长大后就学会用替代品来逃避情绪,抽烟、吸毒、工作狂等等;如果你去压抑孩子情绪,对孩子的伤害更大。

  但有些父母担心对孩子的情绪全力地支持和认同,会宠坏孩子。其实,我们在这里只是去接纳孩子的情绪,但行为规矩还是要遵守的,坚定而和善、积极倾听、寻找解决办法等也许就是较好的选择了。

  负面情绪如黑暗,我们是驱散不走它们的,唯一可做的,就是带进觉知之光,光出现了,黑暗就消融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