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但是我内心还是有些不忍,孩子虽然病情好了很多,上学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但在生病中的他,可能更需要父母的陪伴,也需要家的宁静,但我和他爸爸确实都有事情,怎么办?我是不是干脆放弃今天的事情?
孩子爸爸突然冒了一句:“这样吧,我上午办事,你在家;然后你下午办事,我在家,孩子不就可以呆在家了嘛。” 是呀,这个办法不错呢,孩子也立即如释重负,高兴极了。
给老师请了假,上午我就在家陪孩子了。整个一上午,他都特别乖巧,我在电脑上办事时,他就自己玩玩具,看电视,不影响我,一提醒他看电视超过30分钟了,他立即关电视;我在厨房做饭时,他自觉地来帮我掐菜、拖地、舀米 ,做得又好又快;吃饭时,又一边吃一边夸我手艺好……他内心是那么地喜悦、宁静和有安全感!
尽管在这天,孩子的状况其实是可以坚持上学的,而我陪着他“旷课”,可能有点娇惯他,但我更有收获,那就是接纳孩子的情绪,满足他的需求,给予他理解和照顾,他就会那么感激和喜悦!
思考:当孩子有坏情绪时 父母怎么办?
在生活中,我们常会看见这样的情景:
孩子不小心摔倒了而哭,大人发现孩子没有受伤,就说:“没事没事,勇敢点!”,但孩子哭是因为受到惊吓,还是因为想引起大人的关注?
孩子想大人陪着玩,但大人忙于自己的事情,于是孩子开始缠着大人,总是要求这要求那,大人开始生气:“你懂事点嘛,没有看见我正忙吗?”,但孩子是因为孤单,想有人陪伴吗?
孩子不小心把心爱的玩具摔坏了,开始伤心地哭,大人赶紧安慰:“宝贝,别哭,明天我给你买一个新玩具,比这还要好玩!”,但孩子的哭泣是不是因为和那个旧玩具已经有了一份情感?
……
或许我们应该思考这个问题了:孩子在有这些情绪时,面对他们的哭闹、冷淡、叛逆,我们父母该怎么办?是烦躁、对抗、转移还是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