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才是有效引导让孩子加速度
如何引导是一个关键。
比如有妈妈说我就希望孩子能够分清场合,知道什么时候该快,比如赶着做一件事,时间紧急时,希望孩子能学会快一点,不要磨蹭。如果时间宽裕的话,慢一点自然是无所谓。
看起来似乎这个希望很简单,但对于孩子来说,却真是一个大难题。如果一个孩子连时间观念都没有,他(她)又如何知道应该怎么分配时间,应该怎么分清场合?就象我曾经催促小米,“你能不能抓紧点时间?”,小米于是很困惑地用手虚空一抓,问我,时间在哪里?怎么才能抓紧?----事实上,这些正是需要我们慢慢引导孩子的地方,而这样的引导,急不得,更得慢慢来。
1、教孩子认识时间
有好些孩子“磨蹭”,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时间观念,五分钟对于他们来说,可能就是从一数到五,也有可能是“等一会儿再等一会儿再等一会儿”……没有一个量化的时间观念,孩子做事情自然就不可能有计划,也自然就快不起来。“听话”的、“能配合”的孩子,可能在父母的要求下,就乖乖做好事情了,可“不听话”的、容易被其他事情吸引注意力的孩子,就可能被父母贴上了“磨蹭”的标签。要改变这种状况,自然就要教孩子认识时间。
用亲子游戏调动起孩子认识时间、认识钟表的兴趣
可以买一个小闹钟,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个关于钟表的手工,调动起孩子认识时间、认识钟表的兴趣。我就曾和小米一起把家里的一个钟给改造成了一朵向日葵,在向日葵的花瓣上标出1-12所分别对应的分钟数,对于初学时间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帮助(详见小米手工:旧物利用,环保大变身 )。而去年圣诞节时,小米向圣诞老人索要的礼物就是一个小闹钟,圣诞老人于是送给了她(当然是我准备的)一个芭比的小闹钟,米小同学很高兴啊,刚得到闹钟的那一阵,做什么都是迅速地,只要闹钟一响,立即执行……
当孩子认识了时间,自然就会对我们所说的五分钟、十分钟、半小时、一小时有概念了。那时你再告诉他(她),我们在十分钟后就要出门,现在是几点几分,在几点几分之前你要穿好外套、鞋子,妈妈要准备好背包,然后一起出发……我相信,孩子一定会在这十分钟之内做好他(她)要做的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