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打呼噜危害大 父母需警惕

编辑:win | 出处: 妈妈网


宝宝打呼噜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宝宝打呼噜的原因及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睡觉姿势不正确。宝宝仰睡时易打呼噜,因为面部朝上而使舌头根部因重力关系而向后倒,半阻塞了咽喉处的呼吸通道。这种情况并不是病态,但妈妈还是应该加以重视,长此以往就会对宝宝健康产生影响,排除问题的关键是试着给宝宝换一个姿势。平时宝宝睡觉时也一定要养成右侧睡觉的习惯。

  2. 给宝宝喂奶时造成奶块淤积。有些很小的婴儿有时也会打呼噜,这并不是病,而是由于吞咽的时候,使喉部有奶块淤积,一方面使婴儿吃奶不顺,另一个结果就是使呼吸不顺,造成婴儿睡眠时打呼噜。如果是这种情况,大人应轻拍宝宝背部,稀释奶块。这也是一种物理原因,对宝宝的健康危害不大,解决的方法就是,妈妈喂好奶后,不要立即将宝宝放下睡觉,应将他抱起,并轻拍宝宝背部,就可以防止宝宝因奶块淤积而打呼噜。如果宝宝食道中的奶块淤积已经影响到喂奶了,可以往宝宝鼻腔里滴1~2滴生理盐水,稀释一下奶块,这样就可以解决宝宝打呼噜的问题。

  3. 宝宝感冒了。当宝宝感冒时会造成喉咙部位肿胀、扁桃腺发炎、分泌物增多,此时更易造成气流不顺而呼噜声加重,这时就要注意及时的带宝宝去医院就诊。

  4. 宝宝鼻腔内腺样体肥大也会引起打呼噜,如果增殖体过于肥大,堵塞后鼻孔,使空气出入鼻腔受阻,宝宝入睡后,从气管中呼出的气体被迫从口中呼出,气体不时冲击舌根部等组织,就会发出呼噜声。除先天性的增殖体肥大以外,当气温发生变化、抵抗力下降或患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鼻咽、鼻窦炎等,均可导致增殖体肥大,过敏性鼻炎也能造成增殖体肥大。可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或者考虑进行手术割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