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为什么会死?”如何让孩子面对死亡?

编辑:xiangmengjie | 出处: 妈妈网

  回答孩子问及死亡的问题 要分阶段

  很多孩子都会目睹亲人过世、宠物死亡等各种生命无法延续的情形,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一定要刨根寻底地搞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面对这些追问,家长应该如何向孩子解释“死亡”,要不要说明真相,以及如何说明才能孩子明白死亡的含义又不会让他们感到害怕?


面对孩子对死亡的不理解 要根据孩子所处的阶段进行解释

  要想做出合理的说明,首先就必须深入了解儿童对待死亡的认知状况。不同阶段的孩子,对“死亡”的认知是有所区别的。孩子对“死亡”的认知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阶段是3~5岁

  此时期的孩子认为“死亡”就好像睡觉或去很遥远的地方玩一样,所以认为一天当中可能会有多次体验死的感觉,如爸爸去上班了,妈妈不在了。死掉的人不过是暂时离开,并没有完全消失。一般的情况下,此时期的儿童几乎将死亡看作是生存的一部分,你死掉一会儿,又醒来一会儿,接着又会死掉一会儿。

  第二个阶段大约是在5~9岁

  这阶段的孩子已经知道、了解死亡的真正意义,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结束。但他们可能不知道这是会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尤其是自己的身上的事情。他们关心的是别人的死亡,他到哪里去了?他还能变成什么?他为什么要死?而且有时因为别人的死亡,他们会心生恐惧和不安,尤其是在亲人死亡之后。

  第三阶段是在9~12岁

  这时期的孩子已经知道死是人一生都不可避免的,在每一个人身上都会发生,其中自然包括自己有一天也会死亡的事实。他们已经开始不再把死亡看成是一种外在力量,而看成是一种生命固有的必然现象。人都会慢慢地变老、生病,最后走向死亡。这时的孩子也开始主动地去避免死亡,例如,有病时会主动要求吃药,甚至能忍痛要求打针,配合父母主动治疗,也会尽自己所能,尽量躲避来自生存环境中能意识到的危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