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会孩子正确对待失败。很多情况下,给孩子带来最多打击的往往不是失败本身,而是他对失败的理解。比如你的儿子没能被选上班干部,他想到的原因可能是:“我不如别的小朋友。”但事实上,原因可能是“这个职位女孩更合适”。作为家长,你需要在给孩子安慰的同时,帮他分析造成失败的原因。并不断鼓励孩子,让他继续努力,下次还有机会。
四、给孩子布置特殊的任务。某天,你对孩子说道:“你今天在幼儿园的剪纸真漂亮,可惜被小朋友看的时候撕坏了,明天我们能剪一个更漂亮的吗?”其实,这就是给孩子布置的一项特殊任务。经常给孩子布置这样的任务,不仅可以提升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提升他的创造力。当然,父母的这种要求不能过高,不切实际的要求会打击孩子的信心。
教会孩子正确对待失败
五、让孩子从父母的态度中学自信。家长是孩子的首任老师,一言一行会对孩子带来巨大的影响,面对困难,如果家长自己就慌慌张张,不知所措,或者愁眉苦脸,唉声叹气,次数多了,孩子就会留下不好的印象。以后在遇到苦难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模仿家长。所以,家长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冷静处理各种问题,才能给孩子带来好的影响。
六、教孩子学会等待。从孩子7―8个月开始,当他们有要求时,家伙就要让孩子学会“等待”。例如:当孩子急着喝奶时,告诉他奶凉了才能喝;上楼梯时,告诉他要一级一级上,不要着急;过红绿灯时,要让孩子学会遵守交通秩序;上公交时,要让孩子先等前面的人上车。只有在日常小事中,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等待”能力。面对挫折时,他们才不会手忙脚乱。
总而言之,挫折教育不能一蹴而就,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父母在育儿的过程中,也能摸索出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适当的挫折教育能够提升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有益,但是一味挑孩子的毛病,就只会适得其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