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受挫能力≠总挑孩子错

编辑:静渝

  三、孩子容易同家长抬扛。

  孩子还小的时候,他们对家长高度依恋,有时候家长批评完了,他们委屈地哭两声就完事了。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他们的独立意识增强,从自我意识的客观化时期向主观化时期转变,他们对待问题,有了自己的观点。于是,开始与家长乃至老师对着干,你说我不好,我还认为你不好呢!

  尤其是初中二、三年级和高中阶段的前期,他们在问题的归因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一切好事愿意归功于自己,一切失败和不好的事情,喜欢归因于别人或者客观环境。这时家长在一味地挑错,那就加剧了矛盾。轻则亲子之间发生冷战,重则孩子离家出走,发生轻生。

 
容易导致心理障碍

  四、容易导致孩子的心理问题。

  家长一味挑错,孩子经常处在负面情绪中,久而久之,极容易导致心理问题。诸如自卑、焦虑、孤独、冲动、嫉妒等。

  古人说,适合而止,其实是很有道理的。凡事都要有一个合适的尺度,才能发挥它的最大功效,不然就会过犹不及。挫折教育也是一样的。对孩子进行适度的挫折教育,能够激发孩子的潜能、打击孩子的骄傲情绪、使孩子真正享受成功的喜悦、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总之,好处多多。但只有正确把握它的度,才能发挥它的最大作用。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具体的可行之法。

  一、适当让孩子吃点苦。“吃得苦中苦,方位人上人”,父母除了给予孩子一定的物质条件,供孩子正常的学习生活外,还应适当让孩子吃吃苦头。当孩子遇到困难或犯错时,不能因为孩子怕苦、怕累、任性而选择逃避。应该让孩子学着自己面对与解决问题。

  二、让孩子了解到困难≠失败。“万事开头难”、“任何人做事,一开始都会有困难”。作为父母,必须明确地告诉孩子,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但是困难不等同于失败。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困难,就是成功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