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时间】《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8)

编辑:Lucy | 出处: 妈妈网

  姚头丸在台湾念的是课程满档的私立小学,即使如此,我们仍然得每学期花八千元,让他参加星期六早上九十分钟、学校聘外师教的科学班。寒暑假,花四千元抽空去“国语日报”上科学营。

  我自己是门外汉,只好买萧次融博士的“玩科学”VCD,陪他一起看,多少了解大气压力、伯努利原理及实验证明,还跑到台北火车站实验材料行买大烧瓶,带他动手做好几个实验(真是难为中文系的我,那个电机数学爸爸都不管),更不用提砸下重金买《小牛顿科学馆》套书,希望从小帮他培养一点科学精神。

  但是,如果家长无暇无力做这些,你能想象一个台湾偏远县市公立小学的十岁孩子,跟这所小学正在上BEAT课的十岁孩子,他们的差距有多大吗?我无法想象。

  不同的国家、政府、社会,给孩子不同的资源与难题;不同的哲学家、思想大师,给孩子不同的生命思考;不同的父母,给孩子不同的视野;不同的老师,把孩子带到不同的地方去。

  BEAT是课内,放学后,学校还开了课外课程,三点十分到四点四十五,让有兴趣的小朋友自由参加。这学期开的是美术课(周一,由美术老师教,也是免费。后来又开写作班),据说下学期有西洋棋,可惜那时我们已回台。姚头丸本就喜欢画画,他也参加了这个美术俱乐部(ArtClub)。

  我问姚头丸:“BEAT课好玩吗?”

  他说:“好玩。”

  “你们这组做什么?”

  “做车,大家都做车。”接着,苦恼地说,“可是我们这组的车,有时能动有时又不能动!”

  “那才好哇!”我说,解决问题是学习的核心。他说,昨天老师给每个人一颗星星,因为他们都表现得很好。

  好好好,现在,给老师与爸爸妈妈们一个问题:你认为像这样的BEAT课,有可能在台湾小学开吗?

  又:

  第二期BEAT课在十一月下旬开始,姚小弟依志愿被排在“奥林匹克数学”,四五六年级男女生都有,上课时竞争激烈,他那组常得“金牌”(一张纸),组员们斗志高昂,团队精神强,

  会互相打气加油,他很兴奋。

  能与不同年级、班级的学生一起上课,对他而言很新鲜,在这里,一二三属低年级,四五六属中年级,学生有很多机会在一起学习,因课程关系也有机会遇到多位老师,算一算,这学期他上了十位老师的课。

  ————————————

  当今天为止,我们的《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连载已经结束了,但是妈妈们和孩子的亲子共读之路还远没有结束,希望粲然的这一本书能为妈妈们带来信心和启示,让大家和孩子一起拥有更多的快乐时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