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有以下阅读特点:
1、知道一本书的组成部分及其不同功能。
2、不太愿意多次重复地看同一本图画书。但是看到熟悉的书面语言内容时,还是比较关注,并开始尝试去认识文字。逐渐开始通过部分特征辨认一些常见的字词,会读“形声”字,会通过词组里熟悉的字来推测生字。
3、进一步对科学知识感兴趣,对人文历史的兴趣也开始显露;
4、能够复述、扮演或表演完整或是部分的故事情节。
5、知道一些作者,能够看出绘图的风格;
6、对报纸开始有了兴趣,会关心时事新闻。
7、对于可预测读本,能够做出预判。
8、仍然愿意与别人分享,会抓住别人讲故事。
阅读材料的挑选
关于亲子阅读的疑问
图画书多少是个够,多少图画书算“多”,多少图画书算“少”?这个数量因人、因家庭、因阅读习惯而异。如果父母和孩子都习惯少量精读,那么一年买12本书,一个月仔细反复读一本,只要孩子和父母都开心满足也挺好。如果父母本身就爱读书、爱藏书,或者是图画书爱好者,那么藏书千本也不算多。
其实,即使对成人来说,如果把藏书当成一种生活方式,也就不会要求每本藏书都要精读。通常1/3精读、1/3泛读、1/3纯为收藏,这是很多藏书人的现状。孩子也是一样,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精读一部分,泛读一部分。精读和泛读从不同角度都可以带给孩子收获。
电子图画书适合宝宝阅读吗?能替代纸质图画书吗?
如果是做得比较精良、品质比较好的互动多媒体书,我觉得还是有其优势的。比如接力出版社做的“第一次发现”系列的APP,就是一个不错的综合电子读物。所谓综合电子读物,是指孩子在进行阅读时,不但眼睛在看、耳朵在听,手指也需要配合操作,大脑要配合思考。这种综合的感官刺激,对3岁以上年龄稍大的孩子还是有益的。
,凡是电子设备特有的,比如可以互动的电子书、iPad特有的适合宝宝的游戏……可以接受和孩子一起感受。其他没有电子设备特有的优势,可以由纸质图画书替代的,我还是建议回归纸质图画书。因为读书不仅仅在于获取书中的知识或了解书中描写的故事。读书这个行为本身也是对某种生活方式的认同。纸张的质感、翻页的感觉、油墨的香气,都能给一个爱书、爱读书的人以精神享受。如果妈妈想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故事,而是希望让孩子认同“读书”这种生活方式,纸质书所营造的读书氛围和带给孩子的精神享受是不可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