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过早学走步 容易出现“O型腿”

编辑:静渝

  其实,每个宝宝的发展速度都是不尽相同的,学走路也不例外,一般来说,宝宝1~1岁半学会走路,都算是正常的,不宜操之过急,不能因看到其他同龄宝宝都会走路了便心急地强迫自己家的宝宝也学会走路,而是应该要遵循宝宝的发育节奏,适当地先为他做一些学走路前的准备工作,让他轻松学会走路。那么,为了让宝宝能更好地过渡到行走,爸爸妈妈应该要事先做好哪些功课呢?

满足婴儿期对营养的需求

  1、满足婴儿期对营养的需求:宝宝的生长发育,需要有充足的营养作为保障,因此,要注意满足宝宝对营养的需求,食物要全面、均衡,应多吃维生素及钙磷含量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肉类、新鲜蔬菜水果等,以使儿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减少疾病的发生。另外,当宝宝长到2~3个月之后,要多点带宝宝到户外去晒晒太阳,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添加适量的钙剂和鱼肝油,以使得宝宝的骨骼长得更加健康。

  2、根据各月龄发育阶段的特点训练宝宝:在6个月以前,要让孩子学会很好地抬头、翻身,还可以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学会给宝宝在各月龄阶段做适宜的婴儿体操;到了宝宝8个月左右时,让他学爬行,爬行能够让宝宝全身各系统都达到协调的效果,既能让身体得到锻炼,又可以改善大脑和心脏的血液循环,让身体的重量分散到四肢,减轻腹肌及脊柱的负担,而且宝宝在爬行的时候,会将脖子抬起来,这个动作可反作用于大脑,促进宝宝大脑的发育;到了10个月的时候,再让宝宝学着扶物从蹲到站立,并慢慢掌握到站立的平衡,这样,宝宝也就能慢慢学会轻松走路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