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
家人是家庭环境的“延伸”。家庭中时常打扫清洁、整理物品的妈妈爸爸,能让时时刻刻看着、听着、触摸着周围世界的宝宝感受到,整洁、舒适的环境是需要家人整理、爱护才能维持的。妈妈爸爸是宝宝秩序感发展的“引领人”。妈妈爸爸对宝宝秩序感的态度也很重要,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宝宝参与家居布置、挑选装饰物等都是激发宝宝主动发展秩序感的途径;同时,妈妈爸爸在把握“秩序感”上要区分“秩序的美感”与“刻板的规则”,例如:宝宝自己安排好了方形的沙发靠垫整齐的摆放在沙发上,妈妈爸爸一方面赞许宝宝的行动,同时,和宝宝一起试一试方形与圆形的靠垫都放在沙发上是否也美观。在宝宝秩序感的发展过程中,鼓励宝宝的创造力与养成宝宝有序的生活方式同样重要。
我和妈妈像吗?
培养宝宝秩序感的策略
1、为宝贝留下整洁、规则、文明的第一印象
秩序既是自然界造化的和谐美,也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基础,宝贝的秩序感是天人合一的自然发展结果。如果宝贝经常感受的是井然有序的家庭环境,和和睦睦的人际氛围,整洁规则的周边小区,那么宝贝就容易形成追求文明、规则的美好心理。所以,从宝贝出生以后,父母就要为他留下整洁、规则、文明的第一印象,为他的心灵铺上一层最佳底色。
2、在宝贝产生秩序感的第一时间培养他的规则意识
秩序感一旦形成,就让人产生身心愉悦的美感。父母要在宝贝产生秩序感的第一时间培养一系列良好行为习惯,帮助形成良好的自我形象。例如,进门就换拖鞋,上床上沙发要脱鞋,吃饭要端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不摇不晃,每个玩具放在固定的“家”里,纸屑垃圾放在垃圾箱里……第一时间的教育只是一两句话就奏效,否则宝贝很快会接纳了杂乱无章的“秩序”,那时费九牛二虎之力也未必有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