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宝宝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创造思维是衡量一个人智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3岁以内宝宝的创造思维还处在萌芽状态。3岁后宝宝的创造思维才会有较大的发展,但仍存在很大的直观性、不稳定性。例如要求孩子说出“水可以有什么用”?他们会说出洗手、洗脚,洗衣服、洗碗等,但这些发散只局限在同一类别的用途---洗涤。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帮助孩子积累生活经验,使孩子知道可以用水浇花,可以用水养鱼等。在培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激发孩子的求知欲,鼓励孩子进行幻想,并通过智力游戏来训练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够不着,我不要了!
父母如何培养宝宝的创造力
提起创造性思维大家似乎觉得很神秘,并经常把它与爱因斯坦等大科学家联系在一起。当然,科学上的新发明、新发现、文学艺术上的杰出作品等都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丰硕成果。但事实上,创造性思维并不是少数发明家专有的,凡是思维健全的成人和儿童都具有或多或少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比如,一个宝宝发现了摆弄玩具的新方法,一个学生想出了数学题的新解法,一个人设计布置他的新居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创造性思维的例子。可见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在于一个“新”字,提出新问题,用新的方式解决面临的问题,创造出新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等。创造性不同于模仿,模仿只不过是在相同的情境中重复别人的行为或反应罢了。具体方法有一下一些:
1、创设良好的条件发展宝宝的动作。大脑是思维的主体,动作的发展(特别是四肢的精细动作)对大脑的灵活度起催化作用。所以父母应尽量使宝宝的动作得以发展。
2、发展宝宝的语言能力—包括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和表达形式,语言能力的发展可使思维更清楚地表达。
3、丰富社会经验。知识源于生活,日常生活经验会给宝宝的思维提供丰富的素材。
4、启发思维。爸爸妈妈应随时随地启发宝宝就日常生活中简单的事物展开联想。
5、利用故事引发宝宝的联想。故事是宝宝喜欢的一种形式,让宝宝续故事就是一种培养创造思维的理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