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在睡觉前,妈妈还要在跟孩子单独在一起的时候,将白天发生的事情叙述一次,并提出遇到这种情况妈妈希望安迪使用的语言和行为。
我们将这类事件处理流程总结如下:
处理要素 |
父母应该使用的培育方式 |
|
第一步 |
观望与干与 |
在保证双方安全的情况下,根据事情发展情况进行干与。 |
第二步 |
用给与让孩子获得对方同等的感受 |
用自己心爱的玩具作为自己行为的交换,会给孩子非常大的触动,这种触动是孩子认识自己行为,调整自己行为的根本。也就是在这种触动下才能获得解决问题的最初实现。 |
第三步 |
问题只有在情绪平静的情况下进行,才有效 |
我们说在父母和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其关注力是不会在问题本身上的,对解决问题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只有在孩子情绪完全平静下来,能够倾听你说话的时候,才可能开始起作用。 |
第四步 |
梳理要点 |
妈妈是爱宝贝的; 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妈妈不高兴; 和孩子讨论:别人拿走自己的玩具,心里难受吗? 提出下次遇到这种情况孩子解决的方式建议 |
第五步 |
纯洁性信息采集环境下进行梳理 |
“睡前梳理”是非常好的帮助孩子梳理逻辑思维的时段,因为在这种环境下采集信息快而准确,何况又是和自己非常非常喜爱的妈妈在一起。 |
父母们通过阅读我们建议的培育方法,我想一定会获取与以往从育儿类图书或专家讲座、咨询那里不同的感受和收获,因为在载体培育看来,只有从儿童本质出发的培育方法,才是有效帮助孩子成长的唯一途径,也才具有培育学范畴中的普遍意义。
备注:个别儿童需要寻求载体培育专家或同行专家的个体帮助。
站在孩子的角度,诠释孩子真正的行为本质原因是载体培育的方法论和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