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要教育孩子放学后的时间更重要
编辑:denghuiyang | 出处: 妈妈网
孩子在幼儿园
――愉快教育
孩子的生活就是玩,让他玩得快乐,玩得满足就是了。不过,多数家长都表示自己很忙,没空也没心情陪孩子疯玩,所以尽量给孩子买各种各样的玩具,满足孩子的需要。
――必须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配合“幼儿园小学化”,语文、数学、英语,超能力教导,特长也不能忽略。于是,孩子失去了童年生活,这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孩子在小学
――为学校的学习加码
总觉得作业做得多,孩子的学习成绩才会更好。于是家长买来各种同步练习、模拟考题,每天亲自监督孩子写作业;甚至买了许多教材辅导,亲自辅导孩子,或给孩子请家教,进行一对一的教导。
――包办孩子的生活需要
为了让孩子心无旁骛地努力完成作业,家长为孩子安排好每日的生活,并且样样事情都替他做、替他拿主意,把孩子的动手、动脑的一切机会都剥夺了。
那么,究竟孩子们放学后该做些什么?家长怎样协助孩子过好课余生活?我提7点建议,仅供家长参考。
① 规划自己的每周生活
帮助孩子制定一份具有可行性的“每周生活规划”,每月都要进行更新。必须注意:你只是参谋,不是制定者。这份“每周生活规划”将成为孩子“生活管理”的规范。
② 建立共同的价值意识
通过家庭会议,制定一份“家规”,包括“爸爸必须遵守的约定”、“妈妈必须遵守的约定”和“孩子必须遵守的约定”。约定的项目必须具体、可行,而且是当事人同意的。
③ 给孩子提供足够的自主生活空间
详细的条目可以在“家规”中规定,家长必须严格遵守。例如:孩子可拥有2项个人爱好,而从事个人爱好的时间可在“每周生活规划”中规定。
④ 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
涉及家庭的事件,必须让孩子知道;规定某些家事由孩子负责。例如:孩子掌管信箱钥匙,每天开一次信箱。
⑤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如早晨几点起床、晚上几点上床睡觉、整理自己的床及房间等,都要按照“每周生活规划”由孩子独力完成,家长不加干预。
⑥ 安排家庭学习时间
“每周生活规划”中必须规定每天学习至少半小时,和孩子一同阅读故事书或看新闻、知识类的电视节目,并和孩子一同讨论涉及的种种问题。
⑦ 安排家庭休闲活动
利用每天的零碎时间进行一些活动。例如:早上起身后的晨运、傍晚饭后的散步。每周至少有一天和孩子外出,可以访友、上图书馆、看画展、看球赛、郊外游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