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人要让自己的孩子打工

编辑:denghuiyang | 出处: 妈妈网

  二、让孩子养成理财的习惯

  我的美国接待家庭认为,当孩子有了自己的收入时,他们就会对于钱产生一种全新的认识,不仅能够意识到挣钱的不易,更能学会理财,从而把钱用在刀刃上。

  我的妹妹莎拉在车里和包里各有一个记账本,每一笔开销都会记下来,到月底还要去一次银行,存钱取钱。

  美国的家庭一般不会给孩子支付全额学费,而美国大学的学费对于一般的家庭也是相当高的,尤其是要想上名校或者是外州的学校,费用就更高。一般的美国家庭都有两三个孩子,出于公平公正的原则,家长不可能只供一个孩子上昂贵的大学。所以美国的学生基本上都要靠打工来挣取学费。

  克里斯蒂娜虽然出生在一个条件优越的家庭,她的父母却拒绝为她支付学费,导致她只能去爱荷华州立大学。但是她努力地工作,并且申请了许多奖学金,现在她第一年的学费已经全部攒到了。她打算在大学里继续工作,为大学出国交流学习存钱。

  在美国,学生存钱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可是作为一个18岁的成年人,我却从未往银行中存过一分钱。我认为这种对钱的不敏感就是因为自己没有挣钱,所以对于理财也丝毫不感兴趣。而当我第一次当中文家教挣到20美元时,我激动万分地给这20美元照了一张相,然后将它小心地放进钱包里,生怕瞎用掉。

  三、让孩子忙碌起来

  有这样一句话:“最有效率的人是那些最忙碌的人。”我认为这句话非常正确。如果一天只有一项任务要完成的话,那么做一项任务的时间就会被拉长到一天;而如果一天有十项任务要做的话,那么做一项任务的时间就会大大缩短,效率就必须提高。

  美国的学校相对而言要轻松得多,如果不选AP课的话,课程基本上没有什么难度。学生可以参加许多课外活动,但是还是会有大把的空余时间。

  我的小妹妹克里斯汀,每天回家除了看电视就是发短信。所以她16岁生日一过(一般的工作都需要16岁以上),爸妈就天天催着她出去找工作。

  她那段时间一直在不停地面试,最后决定去我家旁边的Applebee(一家餐馆)当服务员。开始工作后,她的空闲时间明显少了,也不会整个晚上赖在沙发上边看电视边发短信了。每次她出去工作的时候,我的爸妈都会说一声:“Work hard, have fun!(好好工作,享受工作!)”

  四、培养孩子的敬业精神

  在我要离开爱荷华的那天,莎拉忽然被告知她下午要工作,而我正好是5点多的飞机。莎拉非常非常想去机场送我,但她最终选择了工作。她跟爸妈说,在送我去机场之前,要带我去她工作的超市最后见她一面。于是我们去了,当时她正在收银,所以我们只能是简单地拥抱,互道“再见”。

  有次春假,教堂组织去芝加哥的一所教堂做义工,我和杰西卡都参加了。莎拉因为已经预约了工作,所以没有办法去。她生了很长时间的气,但是最终还是没有告假。莎拉从来没有以任何原因缺席过工作,就算是在她刚做完手术的那个星期六,她也没有缺席过。她并不喜欢她的工作,但是她非常敬业。每个周六早上的5点多,我就能够听到她在楼下用微波炉热早餐,因为她要从早晨6点工作到下午2点。

  同样的,我的朋友克里斯蒂娜也是这样。在她们心中,工作永远是第一位的,而和朋友出去则是第二位的。

  回国后,我的中国同学也已高考结束,很多人也想出去打工。但是经我观察,我的这些同学们的敬业精神比起我的美国朋友们要差上一大截。他们总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来开脱自己,而他们的父母竟然会帮着为自己孩子开脱!这种敬业精神,可能真的是需要从小培养的吧。

  美国与中国相比,为孩子提供了很多很好的工作机会,我们或许不能将美国人的这一套照搬过来,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有他们的道理。而将这种道理灌输到对中国孩子的教育中去,才是重要的事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