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你是否尊重孩子的物权了呢?

编辑:denghuiyang | 出处: 妈妈网

  特别贴士:培养孩子的物权观要循序渐进

  邬飞香建议,培养孩子的物权观,一定要循序渐进。从最初阶段的听之任之,慢慢过渡到第二个阶段先通过在家中和宝宝玩游戏,让宝宝相信玩具分享后能够重新回到自己手里。如:向他借走一样玩具答应他5分钟后还给他。第二阶段之后,可以引导宝宝尝试和小朋友们进行交换玩具的游戏。如大家交换玩具3分钟后归还,让宝宝感受自己既能享用别人的玩具,也不会因此失去自己的玩具。最后,组织宝宝们做集体活动,游戏最好选择需要团体协作的项目,如一起搭积木。

  3、订立必要的行事规则

  邬飞香指出,孩子的物权观培养,一定要伴随着相应的规则。规则的第一条,是让孩子懂得“凡事要商量。”想要什么的时候,在拿起来之前,要先询问大人可不可以。作为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向家长商量“要什么”,但不必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一旦答应孩子的要求,就一定要兑现承诺。

  “有规则,就必须有奖励惩戒。”邬飞香强调,当孩子经过父母的解释、教导,逐渐改正了坏习惯,父母应适时地给予孩子赞美和奖励。当孩子出现偷拿别人东西的行为时,父母一定要要求孩子将偷拿的东西亲自归还,并给予一些额外处罚,这样他今后就不会轻易去拿(偷),或是做其他不好的事了。

  特别贴士:一旦订立规则要奖罚分明

  邬飞香提醒,行事规则一旦订立,爸爸妈妈一定要奖惩分明。当宝宝表现好或者有进步时,应该不吝啬夸奖。同时当宝宝犯错时,也应该及时狠下心来进行惩戒。但这种惩戒应该在不伤害孩子自尊心的情况下进行,可以通过让孩子静坐或者让他失去一件珍贵的东西来让他加深印象,而不能辱骂或者体罚让孩子感到自尊心受伤害,可能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4、别忘了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在邬飞香看来,除了给宝宝灌输物权的观念和规则,作为父母还应该做孩子的好榜样。首先,家长应该做尊重孩子物权的有心人。每给孩子添置一件物品时,就要向孩子说明:“这是送给你的”,介绍这件物品的名称、其主要用途、使用方法、使用时应注意什么,帮助孩子给新物品找个合适的位置摆放好。尽量为孩子创造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小角落,放他的小柜子,摆放他的玩具和书籍等。不任意抛弃和挪动孩子的已存放好的物品。当有成人或来做客的小朋友,要取用孩子的物品时,一定要征得孩子的同意,并做到有借有还。

  其次,家长还应给定期帮助和指导孩子清点和整理自己的物品,进行分类存放和取用。在邬飞香看来,清点和整理自己的物品,不能忽视更不能由父母代劳,因为培养孩子管理好自己的物品的能力,是帮助养成良好习惯,提升动手能力的上佳途径。

  除此之外,如果碰到别的小朋友抢夺玩具,当孩子明确表示不愿意分享之后,家长应该站在孩子的一边,温柔而坚定地帮孩子阻止别的小朋友抢夺他的玩具,以加强他对这件东西的所有权。反过来,如果他想玩别人的玩具,但别人已经明确表示不愿意分享,作为家长应该告诉孩子:这是别人的玩具,别人有权决定。如果孩子要玩大人的相机或者手机,作为家长应该坚持立场,告诉孩子:那是大人的东西,小孩子不可以玩。经过这种有意识的熏陶,慢慢地孩子的物权观就会渐渐地明晰起来。

  特别贴士:良好的亲子关系是物权观教育的基础

  邬飞香说,和其他方面的教育一样,孩子物权观的培养,也应该建立在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之上。因为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增强孩子对于父母的信任感,从而能更好地遵守大人所制定的相关规则。如果亲子关系不好,一味地强调规则或者强迫分享,会让孩子产生危机感,而且会变得不自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