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你说去游乐园我得掏钱,你也给了我钱,可朱萍阿姨不让我付钱,我该怎么办?”(宝宝6岁)
怎么说:
要是你把孩子托付给其他家长,又没有事先给付费用的话,多半会出现这种情况。别责备孩子“不懂规矩”,要是成年人与孩子抢着付钱的话,孩子只能倾向于退出,与其责备孩子,不如教会孩子回报的艺术,如,主人为孩子支付了门票,那孩子就应该在恰当的时候请每个人吃一个冰激凌,或者替对方家长买一个漂亮的手机链或一串贝壳项链。
要教会你的孩子在被邀请之后的礼貌表现,最好不要流露出对旅游区某一昂贵纪念品的强烈兴趣,如果你的孩子一再表示他特别喜欢那件限量版T恤或大型玩偶,出于面子,对方家长一定会硬着头皮替他买下。所以事先给孩子50块钱吧,告诉他喜欢的东西要自己买,超出预算就要克制。
当然,如果你的孩子真花了对方家长不少钱,你也不要硬逼着孩子去退还礼物或去还款,这样会使对方难堪。比较得体的方案是问一问孩子,对方的孩子对什么礼物感兴趣,那么,在下一次六一儿童节或对方孩子过生日时,买一件礼物满足对方小孩的心愿,也就不动声色地还了礼。你也可以在你休年假时带上对方的小孩一同出去玩,一切费用由你来付。让你的孩子现场观摩一下,他就会慢慢懂得朋友之间涉及金钱时,最妥当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问:“你们为什么总是为了钱的事吵架?”(宝宝6岁)
怎么说:
其实孩子没有问出口的话还有:“你们老是吵架,会像彬彬爸妈一样离婚么?”这个问题暗示了孩子心中强烈的不安全感,比如,他会说:“如果每个爸爸妈妈都会为钱吵架的话,那我将来就不结婚了,自己挣钱自己花,那会少生多少气啊!”如果孩子有这样的悲观情绪,不要置之不理,而是让他描述一下某一次你们为钱吵架的场景。孩子所说的“吵架”可能只是一般性的讨论,比如修一下电视机还是买台新的,应该给双方老人买滋补品还是买新衣……只是你们双方的情绪不够克制而已。假如你们都想用自己的大嗓门压倒对方,那孩子就会有“这样吵下去爸妈会不会离婚?钱真是个麻烦东西。”的印象。你可以为自己在讨论过程中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向他道歉,将来碰到诸如此类的事情可以让孩子也参与到讨论中来,让他得到安慰,同时也让他感受到对他意见的重视--他可以投出决定性的一票,这会给他长大了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