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请你要保住我们孩子的“面子”

编辑:denghuiyang | 出处: 妈妈网

  怎么做

  在这种情况下,拉近亲子关系、弥合3年来的亲情疏离的最好方式,反而是对宝宝的行为表现出更多的宽容,对他融入这个家庭的点滴进步表现出衷心的赞赏。同时,妈妈不要对奶奶的管教方式持抱怨的态度,相反,要感恩,要教会孩子体味奶奶对她的无私付出和爱。当然,具体的教养方式是可以与奶奶探讨的,帮助孩子大方起来的工作也可以双方一起来做,但在孩子面前,一定不要表现出抱怨和排斥的情绪,不要说“你怎么全像你奶奶,一点儿也不像我?”否则的话,孩子就会变成自尊与自卑的奇怪综合体,很多年与父母若即若离,在心理上亲近不起来。

  “我自己来!你怎么知道我不行?”

  3岁的芒芒是个“大能人”,经常会主动帮妈妈的忙,帮出一个惊人局面,比如,自己从微波炉里端蒸鸡蛋,泼了一地还烫着了手;又比如,非要自己洗碗,最后差不多自己洗了一个“泡泡浴”;再比如,非要帮玩具汽车洗澡,自己从厨房拎一桶水到阳台,已经泼了半桶……妈妈气急败坏地冲过去替他收拾残局,当芒芒再次要求“我自己来!”时,妈妈说:“小祖宗,只要你不帮倒忙,不闯祸,就算帮了妈妈一个大忙了!”好么,这一讲,芒芒嘟着嘴不高兴了,呆在自己的小房间来半天不出来,生了一晚上的闷气。

  3岁的宝宝处于独立性高速发展的时期,无论干什么事,他都要抢白一句“我自己来!”被父母拒绝就觉得没面子,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其实此时宝宝的气力还弱,动作的协调能力也比较差,做很多事情都显得力不从心,有时还会发生危险。

  怎么做

  这个年龄的宝宝还不适合搬运比较重的东西、单独使用电器、自己舀热汤热粥等,爸妈拒绝他们的要求,不让他们进行危险的尝试,事实上是出于保护宝宝的目的,为了他不受伤害。父母在给孩子讲这些道理的时候,要掰开揉碎了做解释工作,并给孩子一个承诺:他几岁就可以做这件事了,到时爸妈会来教他。这样,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给他以成长的期待。一旦孩子获得了被尊重的感觉,他也能慢慢悟到:我被“拒绝”,与“面子”无关。

  专家点评:

  孩子的自尊心,是随着他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些成年人认为小孩子的认识能力有限,就假定他们没有自尊的意识,这是一种错误的儿童观。父母要认识到每一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具有与成年人一样的平等的权利。孩子同样具有自尊心,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孩子的自尊水平将影响他们未来的学业和社会交往等各方面。

  在日常的生活中尊重孩子的隐私权,在公众场合注意给孩子留面子,给予孩子积极的暗示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给孩子创造锻炼能力的机会等等。通过这些方法培养一个高自尊水平的孩子。为其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