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族”与“全职奶奶”的区别!

编辑:denghuiyang | 出处: 妈妈网

  隔代教育是老有所为

  社会应鼓励、支持和引导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隔代亲”背景下的祖孙关系、两代家长的教育代沟、对隔代教育本身的利弊分析和对策,都需要有新的认识。

  60-70岁的老年人,经过长年学习和实践积累的知识经验和技术技能、在对中青年时期的经历进行反思基础上,作为过来人对事物发展的判断能力等绝不低于中青年人。

  隔代教育恰恰是“老有所为”的重要体现。我国现有的老龄工作或老年人工作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保障性工作,包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等;另一类是开发性工作,即开发老年人才资源,实现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包括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等。在这两大类老龄工作中,家庭中祖辈对孙辈的隔代教育却能横贯两头,既能满足老有所乐的需要,又能实现老有所为的意愿。因此,鼓励、支持和引导祖辈对孙辈的隔代教育,应该成为我国老龄工作的重要内容。

  当然,对祖辈进行隔代教育给予一定的指导是必要的,因为在隔代教育中,祖辈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教育能力和教育行为还存在许多误区和不足,需要通过指导获得转变、端正、提高和改善。事实上,指导祖辈家长提高隔代教育质量,已经成为许多祖辈家长自身和父母家长的要求。现在,全国不少社区纷纷为老年人举办教育讲座,对祖辈进行隔代教育的指导,也取得了一些效果。

  但这是不够的,因为目前隔代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并不完全是祖辈的责任,父母的处理不当也给隔代教育带来不利影响。有的父母将教育子女的法定责任推给孩子的祖辈,自己不带养孩子,造成亲子教育与隔代教育的主次颠倒;也有的父母只看到祖辈隔代教育的不足和消极的一面,不愿意甚至阻挠祖辈带养孩子;还有的父母对祖辈带养孙辈的心愿和行为不理解、不满意、不尊重,当两代家长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出现分歧、矛盾、冲突时不冷静、不理智、处理“不艺术”,挫伤了祖辈的积极性,影响了父祖辈关系和祖孙关系,对家庭教育带来不利影响和后果。

  因此,在重视对祖辈家长进行隔代教育指导的同时,应重视对父母进行教育责任的指导,正确处理两代家长的教育“代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