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家庭成员遵循层级规律
我们现在倡导的是人与人之间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但是这种平等和民主也是相对的。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这个大前提下,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应该遵循层级规律:
一。孩子坦然接受父母、认同父母
不管父母是什么人,也不管他们曾经做过什么事情,孩子从父母那里接受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生命的机会。因此,孩子必须坦然接受现实中的父母。不论他是工人,还是农民,无论他是健康,还是残疾,孩子对父母都应该怀有一颗感恩的心。俗话说:“子不嫌母丑”嘛。
二。父母的事由他们自己做决定
父母有父母的世界,孩子有孩子的世界,父母的事需要他们自己拿主张,而不是由未成年的孩子做决定。孩子可以提自己的意见,但是仅仅限于提意见,最后的决定权在父母。而且,孩子也不能卷入父母之间的矛盾,他们支持一方反对一方,往往是很盲目的。而且,让他参与成人世界的纷繁复杂,这对他来说是不公平的,他的任务是成长,他没有能力来辨别和承担那些事,这会使他心理负担过重并让他变得特别自以为是,以为父母的矛盾必须由自己来处理。
三。父母需要对孩子承担监护和引导的责任
父母是孩子的人生导师,在孩子懵懂无知时,有责任为他指明方向;在他不小心走偏了方向时,有责任帮他纠错,重新回到正确的轨道。父母不能打着民主、尊重孩子的名义逃避这种责任。当父母没有履行这个责任时,不仅是纵容孩子滑向偏离的方向,而且会促使他不负责任地滥用自主权。比如,当小龙提出转学时,父母一定要了解发生了什么事,帮他分析这件事怎么解决,而不是以转学回避矛盾。如果小龙一定要坚持转学,也要让他明白转学后给学习、生活带来的影响。父母要做的是引导他分析问题,然后由他自己拿主意。当他认真思考后做出决定,他一定会承担起应承担的责任,而不是抱怨别人。
对于小龙父母来说,现在他们需要重新拿回父母的权威。当小龙再表现出对父母的不敬时,要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必要时给予惩罚(如限制他的零用钱,拒绝为他洗衣做饭或罚他做家务等等)。同时,父母要对小龙更多的引导,而不是仅仅是指责。比如他不愿上课沉迷网络,可以和他一起分析不愿上学的原因、沉迷网络的理由,引导他找出解决办法,并强调其行为责任。